美國通過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 法人:壓抑運價效果有限
美國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通過,法人機構表示,此項改革法對於運價抑制的效果將屬有限,因美國塞港主因在於市場需求大增,導致港口設備、及內陸運輸無法匹配所致,改革法僅是將上述因素產生的成本轉嫁至海運公司,無法解決運價上漲的根本原因。
展望後市,中國大陸封城解封後帶來的遞延出貨效應有望支撐運價走勢,旦隨市場供不應求缺口有望縮減,第4季之後現貨運價恐面臨較大的向下震盪風險,因此,對族群維持區間操作投資建議。
美國眾議院通過「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OSRA),是美國航運法規自1998年來最大改革,其主要是加強對跨國航運業者的監管,對航運業者加收特別費也有限制,以抑制高漲不下的海運成本。規定包括將有關滯遲費用合理性的舉證責任從開票方移轉至海運承運人、要求海運公共承運人在每個季度向FMC報告每艘停靠美國港口船舶的總進出口貨量、禁止海運公司不合理減少美國出口的航運機會等。
法人機構則指出,此項改革法對於運價抑制的效果將屬有限;以法案規定不得減少美國出口機會而言,美國出口量減少的現象已維持近兩年,此現象源自於塞港導致海運航程拉長,海運公司為了提升運輸效率,進而排除運送效益較低、需要耗時清洗櫃子的回程貨所致,倘若依照法案規定不得拒絕廠商的回程櫃需求,此舉恐拉長航程天數,減縮市場供給,對於運價而言屬於正面推升作用。
此外,遲滯費的收取用意主要在於提高廠商取櫃的效率,而其背後原因則在於美國內陸運輸不順所致,若市場供需吃緊狀態未解,海運公司仍可透過其他漲價方式反映市場機制的結果。
分析師表示,由於春節過後面臨一段需求空窗期,加上適逢深圳、上海封城,導致下游需求復工時點再度遞延,運價指數自2022年初以來至今多呈現走跌,至5月中旬過後才出現止跌回穩跡象。近期開始進入傳統海運需求旺季,隨中國陸續解封,有望支撐貨櫃運價止跌反彈,但運價反彈及持續的力道仍存變數,包括通膨疑慮是否開始抑制下游需求、以及新船訂單對於市場供給的潛在壓力。
展望後市,第3季為需求旺季,加上封城解封後帶來的遞延出貨,有望支撐運價走勢,惟隨市場供不應求缺口有望縮減,第4季之後現貨運價恐面臨較大的向下震盪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