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機構住民補助擬加碼至12萬 衛福部拚下半年上路

人擠人!泰山從山腳堵到山頂 雞鳴寺設「反悔門」籲回頭是岸

央行:貨幣政策非萬靈丹 緊縮恐讓經濟硬著陸

中央銀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今(6)日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聯準會Fed)以及英格蘭央行(BoE)分別升息2碼與1碼,對抗通膨,但經濟學家警告,貨幣政策可不是萬靈丹,採取緊縮行動並非易事,一不小心就可能讓經濟硬著陸(hard landing),帶來痛苦的高失業與急速的經濟萎縮。

央行指出,Fed主席Jerome Powell強調,當前美國經濟足夠強勁,可以承受較為緊縮的貨幣政策,可望實現軟著陸(soft landing)。

面對近期主要經濟體央行的升息行動,若干新興經濟體央行已伴隨升息;例如巴西央行於本年5月4日升息四碼,印度央行則升息40個bp。新興經濟體之所以須配合升息,可歸因於先進經濟體央行(尤其是Fed)近期的升息行動,已引發全球資本移動的溢回效應(spillbacks),導致新興市場經濟體匯價面臨龐大貶值壓力。

國際間對資本自由移動與浮動匯率的思維,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已有很大改變。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教授Hélène Rey自2013年以來即一再指出,大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力,會透過跨國資本移動波及其他國家,造成全球金融循環(global financial cycle),嚴重影響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貨幣、信用情勢;一國即使採浮動匯率也無法獲得貨幣政策自主性,新興市場經濟體如欲獲得貨幣政策自主性,就須對資本移動加以管理。

就連過去力主資本自由移動的IMF,近年態度亦大幅轉變,坦承過去誇大資本自由移動、浮動匯率制度的效益。

IMF首席經濟學家升任第一副執行長的Gita Gopinath認為,彈性匯率未必能保有貨幣政策自主性,以外匯干預與審慎政策因應外部衝擊,可讓貨幣政策聚焦於處理國內物價壓力。在若干新興與開發中經濟體,央行常因須回應外部衝擊而面臨艱難的政策選擇,當通膨預期難以制約,則貨幣政策喪失自主性;此時,外匯干預與資本管制可顯著改善政策抵換(policy tradeoffs)的難題,對於通膨預期制約不佳,以及對匯率與資本流量較為敏感的經濟體而言,更是如此。

《經濟學人》日前警告,Fed升息如過猛,恐招致經濟衰退,須妥為拿捏;另提醒央行應多關注控制通膨的核心職責,即使面對來自各界對央行高期待的壓力,例如要求處理不均、房價、氣候變遷等各種社會議題,但貨幣政策可不是萬靈丹,如以利率處理這些議題,更是大而不當(too blunt)的工具。此外,主要經濟學家咸認,面對此波由供給面衝擊所推升的高通膨,Fed等央行的工具箱其實並沒有可直接使力的工具。

貨幣政策 升息 Fed 美國聯準會

延伸閱讀

封城及消費性需求下滑 富采Q2看持平、仍看好Mini LED

美股震盪無休止跡象 交易員提醒投資人「繫好安全帶」

「媽媽快樂不起來」 時力點4困境:政府不要只空洞討好

通膨、大陸封控波及 潘健成:估第3季NAND Flash有壓

相關新聞

家樂福交易案要成了?統一、統一超23:40說明重大交易案

家樂福交易案要成了?統一、統一超公告,將於晚間11點40分說明董事會決議重大交易案,由於若有重大交易案,一般慣例會在盤前...

連5升!央行宣布升息半碼 重貼現率達1.875%

央行今下午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創下連5升的紀錄,重貼現率達到1.875%。央行從去...

缺蛋是產業鏈根本問題! 他籲財團跟政府要介入:不是給你5千小孩趕快生一生

最近真的有感受到買不到蛋,去大賣場搶到一箱30顆,儼然成為英雄;都不敢看標價,30顆280,一顆已經堂堂逼近10元(原文日期寫於3月7號)。

4月起 電價平均調漲11%

經濟部拍板,四月起電價將大幅調漲,平均每度電單價來到三點一一五四元,漲幅高達百分之十一,漲幅之高歷年罕見,其中住宅、商業...

宏國傳斷交危機 台宏FTA是否終止仍待觀察

宏都拉斯傳出將與中國大陸建交,恐再釀成與我國斷交危機。而台灣與宏國2008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可能終止備受...

核2停機 未來數月供電走鋼索

核二廠二號機昨天傍晚六點正式停機解聯,時值夜尖峰時間,所幸天氣涼爽,經過燃氣、抽蓄水力發電調度後,備轉容量率仍有百分之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