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加薪被通膨吃掉了?1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只年增0.06%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月受僱員工人數及薪資調查,1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4萬4369元,月增0.89%,年增2.91%,扣除物價漲幅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1854元,年增0.06%。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1月實質經常性薪資恢復正成長,主要是基本工資調高及廠商年度調薪影響,但目前出現俄烏戰事新變數,薪資成長能否持續超越物價增幅,有待觀察。
主計總處上月公布110年全體受僱員工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211元,年增1.93%;但是扣除物價指數後,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422元,年減0.04%,是近五年首次全年負成長。
今天主計總處公布111年1月全體受僱員工(含本國籍、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369元,年增2.91%,但1月CPI2.84%,因此扣除物價漲幅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只有4萬1854元、年增0.06%,等於加薪幅度都因通膨而抵銷,勞工可能加薪無感。
陳惠欣表示,今年因為基本工資調高,不少廠商也有年度調薪,因此1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4萬4369元、年增2.91%。全體受僱員工1月非經常性薪資6萬4527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10萬8896元,年增51.26%,主要是1月適逢春節發放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
若以經常性薪資月增率來看,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月增率為0.89%,但證券期貨及金融輔助業、航空運輸業、海洋水運業受營運狀況佳,以及年度調薪等影響,經常性薪資月增率分別為4.78%、3.39%、3.12%,非常令人稱羨。
但各行業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差很大,從非經常性薪資來看,金融及保險業21萬3224元、電信業17萬7807元、航空運輸業16萬9993元、海洋水運業16萬5230元都相對高,但受疫情影響較深的住宿及餐飲業、其他服務業(含美容美髮按摩等)、藝術娛樂及休
閒服務業、支援服務業(含旅行社等)連1.5萬元都不到,可以看出各行各業年終獎金真的差距甚大。
1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817萬人,月減3千人或減0.04%,但與去年1月相較,則是年增3千人、0.04%。陳惠欣表示,1月受僱人數減少,主要是部分臨時性工作結束,目前受僱人數與去年4月疫情前相當。
各行業來看,與去年1月相較,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年增1.2萬人,製造業、住宿及餐飲業也都各增加7千人;但批發及零售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都各減少1.1萬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