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炒房見效 建商借錢力道減

央行打炒房見成效,根據央行最新統計,去年12月被視為建商信心指標的建築貸款餘額增至2兆8,084億元,月增547億元,年增率降至14.11%,連五跌並為近兩年新低。
央行官員解釋,近期建商購地及推案時,都會面臨缺工、營造成本上漲等問題,加上政府推出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央行在去年第4季更鎖定建商的購地貸款,採取更嚴格的控管措施,這些都會讓建商在購地、推案時變得更加審慎。
不過央行昨(25)日公布,去年12月房貸餘額、建築貸款餘額分別為8兆8,030億元、2兆8,084億元,仍雙雙締造歷史新高紀錄。其中,購屋貸款單月暴增逾千億元、達1,036億元,年增率9.46%,創下近四個月新高。
對於去年12月房貸餘額暴增,央行官員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農曆年前向來為傳統購屋旺季,國人有「買個房子好過年」的習慣;二是國內結束三級警戒後,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緩步回溫,但幅度較過去趨緩;三是房價走高後,購屋貸款金額也會隨之墊高。
央行官員指出,「相較於去年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均為兩位數,去年第4季,年增率均轉為個位數,去年12月僅5.69%,顯示買氣雖回溫,但沒有過去那麼熱。」
央行官員表示,雖然房貸餘額續創新高、但年增率僅創四個月高點,顯示隨著房價偏高、政府政策面等因素,購屋族確實轉趨觀望。
展望2022年房市景氣,銀行業者認為,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預告過,央行打炒房尚未結束、未來還有空間,且在美國等先進國家啟動升息後,我國也可能把先前調降的1碼(0.25個百分點)利率調升回來,顯示今年央行不但會繼續推出打炒房措施,適當時機還會加碼升息、抑制房價上漲。
銀行業者認為,隨著房價漲幅已高,民眾購屋確實比較觀望,但因自住購屋需求仍在,加上成本面上漲因素,估計今年國內房價仍易漲難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