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多元用人 留才、女性、中高齡

「企業必須有多元化的用人策略,不能再像過去,只想找年資三、四年的年輕人,然後給低薪,這種單一用人策略,很快就會發現沒有選人空間」,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指出,很多企業還是想用移工解決缺工,但是台灣不可能無限度開放移工,企業一定要往更多元方向思考。
「如何留住人才比找人更重要,」處在就業媒合第一線,一○四人力銀行觀察到人力市場已從賣方進入買方市場,提醒企業要更加強留才。
企業端部分,李健鴻建議,第一、愈來愈多中高齡勞工願意繼續工作,企業可以多開發中高齡員工,並善用勞動部進用高齡勞工獎勵津貼,提早熟悉管理中高齡員工。第二、開發女性勞動力,企業可以採部分工時,歐洲卅年前就用兩個部分工時等於一個正職工作量模式,大量進用二度就業婦女。第三、台灣年輕人一年以內流動率是OECD國家中最高,高達二成以上,企業應思考如果用畢業生,可以用什麼策略留住年輕人。
至於政府端,李健鴻提出四大建議。
其一、移工變移民,讓一些已在台灣工作多年的移民長期居留,成為重要勞動力;其二、原本在海外就業或打工度假,因為很多是三十歲以下年輕人,政府可以有長期協助方案。
第三、目前至少有六、七萬年輕人落入怯志工作者,政府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找出這群人,協助投入就業。第四,這幾年有一群人因為照顧家人或是家庭問題退出職場,政府可以深入了解這群人目前就業狀況,是否可能重返職場?如果有,有那些配套可以協助這群人同時兼顧家庭與就業?
一○四資深副總暨人資長鍾文雄建議,企業要建構友善職場,調整管理風格,例如年輕人不想被高齡主管管,主管要更開放彈性,如居家上班、彈性工時、特休假給多一點,這些都是留才的方法。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服組組長陳世昌表示,去年底推出產業缺工方案,如營造業除了個別媒合,另增「工班」團隊媒合,助業者更快找到勞動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