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閉幕 逾1萬5000人參觀創新高
外貿協會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共同主辦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今(10)日圓滿閉幕,綠能產業在政府政策支持及全球環境議題的發酵之下,持續擴大關注度,本年度展覽三天共有超過15,590名相關業者參觀,觀展人數較上屆成長13.6%,再次刷新歷年參觀紀錄。
今年展場中太陽能及風能大廠紛紛以吸睛的攤位、創意的展示吸引參觀者目光,業者們除了B2B的商務洽談,也樂於與一般參觀民眾交流互動,加深民眾對綠能的了解。
開發臺灣首座離岸風場的上緯新能源,不僅專注於風電場域的開發,也積極發展在地溝通,現場展出與出版業者共同製作發行的臺灣第一本風力發電圖文漫畫,以童趣的方式介紹風機架構及風場開發過程,並進入校園,從兒童教育做起,帶著孩子們一步一步認識風力產業,上緯新能源也致力於地方創生,舉辦多項藝文活動,增進企業與一般民眾的互動交流。
台灣目前唯一於2024年以降,鏈結在地產業鏈的海龍離岸風電計畫(Hai Long Offshore Wind Project)今年第三度參加智慧能源週,展現2021年實踐風電國產化的重要里程碑,與積極推動台灣再生能源產業鏈完整佈局之決心。今年亦加入北陸能源的區塊開發風場介紹,並舉辦系列講座,讓大眾更認識海龍計畫及北陸能源的風電規劃。
在國際淨零碳排的浪潮、國內能源政策的加持下,今年展覽吸引多家新進業者參與展出,包括臺灣最大的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台電,本年度首次參加智慧能源週,展示台電於再生能源產業的建設成果,從過去水力發電基礎建設及擴建,至現在的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案場規劃,也正在尋求地熱、波浪等不同類型的再生能源管道,以達到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達20%及2050年完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致力發展全民電廠的陽光伏特家今年也首次參展,綠電的投資成本龐大,進場的門檻相對較高,陽光伏特家打破了高門檻投資藩籬,匹配多家供電端及用電端,促成臺灣多家中小型企業綠電轉供合作,希望未來擴大營運規模,能夠增加更多樣化的再生能源供電業者,活絡臺灣綠電市場交流。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聚焦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智慧儲能、氫能燃料,因應全球零碳趨勢,擴增新興創能、節能、綠電交易、綠色金融等項目,打造全臺唯一的「Net-Zero零碳生態圈」,展覽將於明(2022)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舉行,並持續協助業者媒合交流,建構臺灣綠能產業鏈,歡迎相關業者踴躍報名參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