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上修經濟成長率 今年6.09%明年4.15%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最新經濟預測,今年因為民間投資成長高達18.88%,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GDP)上修為6.09%,明年在出口、投資及民間消費帶動下,全年GDP也由3.69%大幅上修0.46個百分點到4.15%。意味這兩年經濟成長率可望繳出今年保六、明年保四成績單。
至於國人關心台灣人均GDP何時超過韓國?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蔡鴻坤表示,上次每人GDP台灣高於韓國是2002年,此後就低於韓國,最低時是2007年,台灣人均GDP是韓國的74%,最近幾年已慢慢回升;根據IMF今年10月預測,今年台灣人均GDP是28383美元,韓國31637美元,約是韓國的93%,但每年拉近,可望在2025年達到42802美元,再度超越韓國的42719美元。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3季初步統計經濟成長率為3.70%,較10月概估數減少0.10個百分點;但第4季成長則是上修0.14個百分點到4.15%,併同前兩季9.20%、7.76%,全年經濟成長可望達到6.09%,上修0.21個百分點。每人GDP3萬2,787美元。明年2022年經濟成長4.15%,較8月預測3.69%大幅上修0.46個百分點。
蔡鴻坤表示,今年GDP上修主要是民間投資超乎預期,第四季民間投資實質成長18.20%(上修7.80個百分點),併計前三季後,全年成長18.88%(上修6.99個百分點),是99年以來最高。其中主要是機械設備及綠能投資,政府及公營固定投資成長14.96%,綠能投資則是風力發電及太陽能光電非常明顯,從106年起,每年投資金額成長7.3%、107年成長24.5%、108年56.4%、109年41.6%,今年也是高幅度成長,這些帶動投資金額會非常高,對台灣未來影響深遠。
此外,今年出口受到全球疫情漸獲控制,經濟活動逐步回復正常,5G、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物聯網等新興應用需求暢旺,國內半導體與回台廠商產能擴增,具產業競爭優勢的科技類產品出口強勁,台灣過去投資以前是賺三角貿易,但現在從台灣出口,就業機會也留在台灣,出口全年超過四千億美金,都對經濟成長助益明顯。
不過今年民間消費則是較預期下修0.39個百分點為3.62%,蔡鴻坤表示,雖有五倍券發放,但因目前仍屬二級警戒,部分國人對疫情下外出消費行為仍屬節制,影響外出消費意願。
至於明年,主計總處預估,2022年可望內外皆佳,全球經濟持續回升,供應鏈問題改善,外需力道穩健,半導體製造業者積極擴廠,加上回流台商及廠商持續投資熱潮,國內新增產能不斷開出,挹注出口動能,在基數較高情況下,2022全年成長2.52%(上修0.24個百分點);固定投資也持續成長2.99%。加上企業獲利調薪,以及基本工資與軍公教調薪挹注家庭可支配所得,民間消費力道提升,在基數相對較低情況下,預測民間消費實質成長5.36%(上修0.73個百分點),全年GDP可望達到4.15%。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