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航運論壇登場 交部:航運也是護國神山將超越中國

「前瞻航運-優質港口」雙論壇今天登場,吸引逾300人參加。交通部說,除了台積電外,台灣航運是另一座護國神山,2025年後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大,即便受新冠疫情影響,歐美港口塞港、缺工,各國普遍出現缺艙、缺櫃問題,但我國進出口貿易仍然能夠維持穩定的運作。不過交部也提醒,在劇烈變化跟重組過程中,也要有更前瞻的思考,如何在未來做好準備跟繼續壯大。
為提升港埠競爭力,向國際業界說明政府政策與未來前瞻產業願景,並回應社會大眾與產業界期待,交通部航港局與台灣港務公司於11月舉辦「前瞻航運-優質港口」雙論壇,今由航港局「前瞻航運」論優先起跑,採虛實整合方式於喜來登飯店辦理,邀請國内外產、官、學、研各界共襄盛舉,合計逾300人參舆。11月16日則是「優質港口」論壇。
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致詞時說,全球前10大貨櫃航商,台灣就占了三席(長榮、陽明、萬海),國內散裝航商(裕民、慧洋等),同樣在全球航運佔有一席之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最新的統計,我國三大國籍航商在2025年新造船投入營運後,合計的總運能將超過中國大陸的中遠海運,成為全球前四大,是名副其實的台灣之光。
祁文中說,雖然全球航運業目前因為運能供不應求,正處於數十年來難得一見的榮景,但也連帶產生船員換班、缺櫃、缺船、塞港及供應鏈混亂等問題,在中美貿易戰以及新冠肺炎的衝擊下,也看到全球供應鏈已經發生結構性的改變,中國大陸不再是唯一的世界工廠,許多產業生產基地已經逐漸轉移到東南亞。
祁文中說,國際各大航商為了搶攻航運市場商機,也紛紛投入新船建造,在大量新船投入後,未來是否會再度落入供過於求的景氣循環,值得密切關注,另一方面,全球已有128個國家宣示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國際海事組織(IMO)、歐盟也陸續公布對國際船舶碳排放更嚴格的政策與措施,勢將帶動新一波綠色航運的浪潮,加上近期油價呈現緩步攀升的情形,要來共同思考跟面對,研議必要對策。
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也說,受惠於經濟復甦,運價一飛沖天,迎來航運百年榮景,台灣也展現了航運實力,不過疫情還是很不確定因素,船期延誤、缺港、塞櫃等應該還會有一段時間,全球供應鏈也會有更大潛在危機,各大航商投入造船市場,恐怕會供過於求,加上運價也是個問題,未來充滿機會跟挑戰,台灣如何突破現有框架,值得前瞻探討,超前部署。
台灣港務公司執行副總張國明說,航運發展變化受疫情有很大影響,近年來海運供需失衡,全球到處出現塞港,有12.5%運能被卡在貨櫃場,使得運價大漲,超出預期和想像,後裔情時代確實需要未雨綢繆。他說,氣候變遷、淨零排碳、數位發展都影響航運發展,港口是海運發展一環,港務公司會努力因應跟調整,以利提供更好的港口服務。
航港局說,今天論壇邀請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針對「台灣航運產業發展之回顧與前瞻」做專題演講;針對「全球航運市場之機遇與挑戰」主題,與談貴賓建議面對大型化船舶載貨面臨激烈競爭,需不斷精進智慧化管理及業務攬貨能力,並與港口建立密切合作夥伴關係,加強整體供應鏈韌性。
航港局說,「國籍航商與全球航運市場之連結與展望」部分,則建議政府相關部會應偕同航商,共同思考如何從法規調適、LNG船隊經營管理、船員培訓、船舶維修等面向扶植推動;至於「全球綠色航運與智慧船舶發展趨勢」主題,為響應國際減碳策略,建議航港相關機關亦須同步關注市場發展,於國際規範生效前適時提出相應政策與措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