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太空計畫 要自製12顆衛星

我國發展太空計畫已進入第三期,規畫將自製十顆遙測衛星及二顆低軌通訊衛星,並藉此布局太空產業鏈,現階段鎖定低地球軌道衛星地面通訊設備及衛星關鍵元件。
國家太空中心盤點我國目前可發展的太空元件,包括衛星電腦、X頻段發射機、衛星導航接收機、MEMS陀螺儀、光學調焦機構、聚焦感測系統、推進器模組、太陽能板展開機構、太空級濾光片、X頻段圓形極化天線等。
行政院核定第三期太空計畫自2019年至2028年,將投入251億元,結合產學界能量將自製十顆衛星。
首先是六枚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亦即「福衛八號」星系,預定2023年至2028年發射。二枚超高解析度光學衛星,亦即「福衛九號」星系,規畫2026年、2028年發射。
二枚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亦「福衛十號」星系,規畫2027年、2029年發射。經由太空三期自製衛星,將組成完整的衛星星系守護台灣。
除遙測衛星與氣象衛星,我國也同步啟動低軌通訊衛星(B5G)計畫,預計2021到2024年經費投入總額為40億元,太空中心將研製二顆低軌通訊衛星,規畫在2025年至2026年完成發射。
太空中心表示,太空三期計畫旨在提升太空技術能量,並且布局我國太空產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