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花疫後首度露面 暢談台美供應鏈、晶片等議題
因為疫情關係,經濟部長王美花睽違三個多月,今(24)日下午終於公開露面接受媒體聯訪,暢談數位振興券、台美供應鏈對話、半導體產業、台電大停電檢討報告等議題。不過,最受媒體關注的,則是王美花昨日與AIT處長孫曉雅的第一次會面。
王美花表示,兩人一碰面,她首先再次感謝美方在疫苗上對台灣很即時的支援;孫曉雅則也提到,在去年疫情剛起、全球缺乏醫療物資時,台灣就捐助美國口罩等醫療物資,不僅給美國一般民眾使用,也讓美國的醫護得到保護,這一點同樣讓美國非常感謝。王美花強調,這代表台美之間非常好、非常好的友誼關係。
除了彼此互道感謝外,晶片問題也是昨日兩人會面的主要議題。王美花指出,孫處長提到台美經貿合作、供應鏈合作,也提到未來雙方在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相關的合作進展。
王美花指出,孫處長昨日也有提到美國很需要晶片。不過,王美花表示,晶片問題是全球汽車產業都面臨的難題,關於這部分不僅是過往就有的需求,在疫情之後,景氣大幅回升更加劇了影響,但卻又受到因為疫情衝擊,相關的供應鏈、貨運物流也受到影響。但,王美花特別向孫曉雅表示,台灣在晶片部分會盡最大努力來協助。
此外,王美花也特別以MCU(微處理器)為例指出,台灣今年初到現在,MCU的出貨比去年增加六成,即使比疫情前也增加三成,就是因為台灣理解到車用晶片會影響到龐大汽車產業問題,台灣會盡最大努力來協助。
王美花還說,歐洲、日本的車廠至今仍然還面臨因為晶片不夠,而有停產或關廠的問題,畢竟晶片對於車廠確實是非常關鍵的組件,沒有晶片車子就出不來。台灣作為晶片的供應者,其實還有別的主要供應者,不過,因為台灣晶片製造的部分是全球很重要的夥伴,所以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來供應。
王美花也提到,台灣供貨部分預計在今年第4季就可達到供需平衡,但因為到末端汽車業者還需要經過IBM廠商、通路商,預計至少還要再往後三到六個月才可以完全解決。
同時,王美花還表示,在美國台灣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台美談了非常多實質的議題,也提到非常多甚至包括供應鏈的合作,我想我們跟美國在TIFA之外,還有EPPD,也會就很多供應鏈的合作再進行做討論,在這樣很多議題的討論合作之下,這個對未來再進一步去討論雙邊貿易協定(BTA),就會營造很好的基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