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字/製造業產值 終止連七季衰退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需求銳減,我國製造業也難逃波及,所幸資訊電子產業在我國半導體競爭優勢及遠距商機帶動下持續成長,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調漲、投資動能漸次回溫、車市轉趨活絡,激勵金屬機電產業產值揚升,經濟部統計處表示,我國2020年第4季製造業產值3兆4,516億元,較2019年同季增加2.5%,也結束了2019年第1季以來連續七季的負成長。
同時,台經院最新發布的「1月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也由2020年12月的13.4分,增加至2021年1月的16.7分,燈號由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轉為代表揚升的黃紅燈,而這也是自2010年9月以來再次出現的黃紅燈。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由於主要國家已陸續啟動新冠肺炎疫苗施打,預估2021年應可降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國內製造業景氣可望朝向全面復甦。
且隨著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遠距商機需求延續與半導體高階製程訂單續旺,以及塑化、鋼鐵、機械、汽車等傳統產業逐漸回溫,可望挹注製造業生產動能,只是仍須留意國際疫情變化,加上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未解,國際經濟情勢不確定性仍高,宜密切關注並審慎因應。
台經院也樂觀看待今年的製造業表現,預估2021年在外需表現維持穩健,內需市場因景氣回穩帶動了消費、投資的動能,可望成為推升國內製造業成長動能的雙引擎。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全年製造業受疫情拖累,產值12兆7,272億元,年減3.7%,其中以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原材料業及基本金屬業因原物料價格處於相對低檔致減幅較大,分別年減36.1%、18.4%及10.7%;機械設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及金屬製品業亦因終端需求疲弱,皆比上年同期衰退;而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則表現亮眼,產業分別年增10.7%及5.5%,抵銷部分減幅。
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2020年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117.15,創歷年新高紀錄,較上年成長7.5%,增幅由負轉正。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去年我國製造業的谷底落在第2季,整體製造業產值2兆9,442億元,為2016年第2季以來最低,較上年同季減少逾11%,主因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際需求下滑,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滑落,使得傳統產業表現明顯疲弱,但國內半導體高階製程接單活絡,加上伺服器、網通產品業者持續擴增國內產線,抵銷部分減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