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年前備貨效應 1月工業生產指數125.40 歷年單月次高

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公布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25.40,年增18.81%,為歷年單月次高。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27.60,年增19.67%,同樣是歷年單月次高。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今年1月受到農曆年前備貨效應、新興科技應用挹注,加上遠距商機及宅娛樂等需求延續,再加上去年1月適逢春節影響,導致基期較短,因此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達歷年單月次高,「連12紅」。
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為主要貢獻來源,年增逾兩成;其中的積體電路業受到5G、高效能運算及物聯網等新興應用爆發,加上車用晶片需求高,1月生產指數為168.04,年增24.67%。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因遠距商機續燒、廠商擴增國內伺服器、固態硬碟、汽車電子控制器等產量,1月生產指數為115.13,年增24.54%。
而在傳統產業方面,機械設備業因半導體、5G相關產業需求持續熱絡,加上疫情催動廠商加速設備自動化及推升民眾在家DIY需求,生產指數達113.42,年增39.00%,增幅為10年來新高。汽車及其零件業因上旬汰舊換新補助落日激勵多款新車持續熱銷、春節前備貨需求湧現,生產指數年增41.41%。
經濟部展望未來,2月因遇到農曆春節假期工作天數較少,但隨著各國疫苗陸續施打,全球經濟回穩,加上台灣半導體高階製程具優勢,預估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年增-3.2%至1.7%,表現持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