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業、零售業去年12月保正成長 餐飲業無緣由黑翻紅

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也公布12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批發業營業額為9,936億元,年增12.5%,歷年單月及同月新高;零售營業額為3,552億元,年增1.4%,歷年同月新高;餐飲業營業額為718億元,年減0.6%,歷年同月次高。
而在2020全年統計,批發業2020年營業額為10.5兆元,為歷年新高,年增2.5%;零售業營業額為3.8兆元,為歷年新高,年增0.2%;餐飲業為7,776億元,年減4.2%,為2002年以來首次負成長。
統計處展望未來,預估今年1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2%至15%;零售業營營業額為-3.5%至-0.5%;餐飲業營業額為-14.5%至-11.5%。
統計處表示,批發業創歷年單月新高,其中機械器具批發業年增21.6%,主因手機及其相關零組件拉貨動能強勁,加以遠端應用需求持續,帶動記憶體、面板及CPU等銷售暢旺;化學材料批發業年增16.8%,主因外銷訂單回溫,石化及塑膠產品價量齊揚所致;藥品及化粧品批發業年增11.3%,主因藥品通路擴增以及新藥上市,醫院及零售端需求增加。
零售業創歷年同月新高,其中,網路購物氣勢如虹,2020年第4季年增20.6%,主因逢線上商城週年慶、雙11及雙12促銷檔期,加上廠商擴大活動規模,持續帶動網路銷售業績。而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年增24.0%,主因天氣轉冷及宅經濟發酵,加上業者推出多項會員App專屬服務以及促銷活動,有效推升網路銷售金額。
而餐飲業去年12月呈現年減0.6%,2020年全年年減4.2%,為2002年以來首度負成長。然而餐館業異軍突起,去年12月呈現0.2%的微幅正成長。對於為何在基期比較及疫情下,仍可以呈現年度正成長,統計處推估,是因為疫情導致國人無法出國,再加上去年股市一片看好,所以增加內需市場的營業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