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訂單旺 機械業估谷底反彈

受疫情、匯率雙重衝擊,二○二○年工具機產業出口衰退近三成,業界認為,今年疫情仍未平息,營運有望谷底反彈,但要回到二○一九年的高檔,還需要二至三年,而匯率仍是關鍵的不確定因素。
經濟部統計處昨公布去年外銷訂單統計,全年創下歷史新高。展望今年第一季,統計處指出,新興科技持續擴展、國際原物料價格回升、肺炎疫苗陸續開發,對外銷接單有正面影響。
友嘉實業總裁朱志洋表示,機械產業今年有望谷底反彈、年增百分之十五到廿,中國大陸、亞洲與美國市場是主要的驅動力、歐洲市場也開始回暖,但要回到二○一九年盛況,還要一段時間。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也指出,第一季訂單已經回溫,第二季訂單預期也會有不錯表現,預估今年工具機產業年增達到二到三成。
對於匯率,朱志洋認為,不管是自動性產業、機械與汽車零組件等產業,台灣最大競爭對手都是韓國,相對於韓幣弱勢,台幣成為強勢貨幣對企業來說已經成為最主要的壓力。
他說,已建議台經院,針對台幣強勢到底對每個產業的出口影響有多大做出分析,提供央行參考。台幣成為強勢貨幣,對內需市場、海外併購都有幫助,但過於強勢,對於出口還是影響很大。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各國實施嚴格防疫管制措施,重創去年第一季接單動能,不過,疫情催化宅經濟商機崛起,加上5G、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帶動接單逐季成長,各國陸續重啟經濟活動,需求緩步回升下,下半年接單動能逐漸恢復,也讓去年全年外銷訂單達到五三三六點六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統計處預估,今年一月外銷訂單可望年增百分之四十四點五至四十八點七。統計處處長黃于玲指出,第一季為電子產業傳統淡季,加上疫情、美中貿易戰不確定性,恐抑制接單成長動能,不過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持續擴展、國際原物料價格逐步回升,又有疫苗陸續開發消息,全球經濟可望逐漸回穩,進而推升外銷接單成長動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