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離岸風電開發 環署緊盯
今年將有六個離岸風電風場將進行海上施作,環保署昨(19)日表示,將透過無人機、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科技工具,以及整合部會成立執法聯繫平台,加強監督離岸風電開發是否落實環評承諾。
除了去年已著手施工的苗栗海能、雲林允能兩風場,今年包括沃旭能源開發的彰化大西南、大東南風場,及CIP開發的彰芳、西島風場,都會進入海上施作,等於今年就有海上將會有六風場進行工程。
環保署表示,目前為止,離岸風電因未落實環評承諾而遭環保署開罰者共計兩案,合計開罰190萬元。
其中第一案是海洋竹南風場在2019年時,因在打樁時沒有派遣足夠鯨豚觀察船,嚴重違反環評承諾,遭罰150萬元;而2020年雲林允能風場也被發現,水下基礎施作完成前,鯨豚觀察船及觀察員就提前離開,挨罰40萬元,成為被開罰的第二案。
環保署表示,隨著離岸風電開發案件愈來愈多,將透過科技工具,監督開發商落實環評承諾,雖然環保署沒有船,但仍可透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進行線上監看,檢視個別船隻路徑,尤其在施工期間,更會密集要求開發商出示相關紀錄,確保環境無虞。
環保署統計,目前已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的離岸風電開發案共計24案,依據能源局規畫至2025年前,將有13案陸續施作。因應離岸風電開發案愈來愈多,環保署表示,自去年起與海委會海保署擴大展開跨部會合作,建置聯繫溝通平台,將相關部會的橫向溝通及資訊交換予以整合,透過科技工具執法及部會合作機制持續強化環評監督,並由學者專家協助監督開發單位落實各項保護對策,以達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而當查有具體違規事證時則依法查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