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解讀美國錢尼爾天然氣登陸台灣的意義

中油向美國最大的錢尼爾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簽下二十年天然氣採購約,第一艘槽船頂著強東北季風,已順利在台中港接收站泊靠、卸載,這對我國能源安全、天然氣氣源補給具有重大意義。
台灣的天然氣採購侷限在澳洲、卡達少數國家的期貨,既然是期貨,採購量都是精算結果,變動量很有限;國際天然氣現貨市場台灣規模小,沒什麼競爭力。因此,蔡政府強力推動非核家園,凍結核電;空污、霾害等因素,煤電占比也越發降低,所有缺口全靠燃氣發電補上,需求壓力大增。受限於地形、強陣風,以及天然氣儲存時間有限,台灣氣電偶而會捉襟見肘。
原本液化天然氣市場因為港口、接收站等技術限制,各國仍依賴傳統、價廉的能源,以致於全球供應相對穩定;日本三一一後的零核、減核階段,能源缺口幾乎全數以氣電補上,龐大的需求,造成天然氣市場瞬間搶爆,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真正造成天然氣市場搶爆,是大陸要取代美國做守候地球的領頭羊。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席「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的環境宣示,先從整頓空污、霾害著手,拆掉燒煤設備,推動煤改電、煤改氣。大陸過去主要能源是煤,蘊藏量極大,製造的空污多到幾乎無法整治。
全面廢煤、煤改氣後,天然氣需求暴增,遠超過大陸自產能量,不夠的部分全球搶氣;組建全球最大的搶氣軍團,好幾組人馬同時巡航國際,哪裡有氣源就立刻殺過去。台灣中油買氣只有少數人馬,靠電話聯繫,完全不是大陸的對手。
台灣的港口、接收設備不利天然氣槽船靠泊,台灣自有槽船就伏羲幾條,全用在期貨運輸,若現貨市場搶到貨,還得到處找船、租船;一船天然氣運到台中港,碰上強烈東北季風無法靠泊,中油購氣部門必須快速協調其他國家換貨;這局面一個月發生兩次並不罕見。
錢尼爾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商,本來做天然氣進口生意時不賺錢,頁岩氣技術突破後,錢尼爾很靈光的把設備改為出口用,二○一六年開始出口天然氣,二年後就登上全球五百大企業。錢尼爾政治立場以往傾向共和黨,不過據說拜登家族有人在錢尼爾任職。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