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會閉幕 沈榮津:落實四大策略、實現台灣2030願景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23)日於「全科會」閉幕致詞時表示,此次大會以「創新、包容、永續」為台灣2030願景,會議落幕不是終點,是下階段工作的起點,行政院各部會將共同攜手合作,發揮最大執行力,落實國家的人才培育、基礎科研、經濟發展及安居家園等關鍵策略,實現台灣2030願景。
第11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今日閉幕,行政院指出,沈榮津聽取包括「人才與價值創造」、「科研與前瞻」、「經濟與創新」、「安心社會與智慧生活」等四個議題。
沈榮津指出,主辦如此規模的科技會議須耗費許多人力物力,從會議資料也能感受同仁用心,會議議題及出席的產官學研各界均相當務實切合,他代表行政院感謝各界參與及辛苦的工作人員,讓會議圓滿成功。
有關「人才與價值創造」部分,沈榮津表示,日本政府因為少子女化,提出許多競才計畫,台灣也相當重視,蔡總統特別關心「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創新條例)草案進度,希望透過突破性作法、國家資源,吸引與國際接軌的優質人才來臺。
在「科研與前瞻」部分,沈榮津指出,高科技研發創新涉及國家未來競爭力,包括5G、AI及下世代半導體等。經濟部啟動「高科技研發中心-大A+計畫」,引進國際前瞻技術,與國內廠商形成策略聯盟夥伴,共同研發創新。
針對「經濟與創新」領域,沈榮津表示,近期國際大廠紛把數位轉型的解決方法引入台灣,例如Microsoft、Facebook、Amazon Web Services (AWS) 等等,他們期待與國內各種不同類型的產業合作,在既有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上發展SasS(軟體即服務)。 沈榮津說,上述廠商也在台灣的產業平臺進行測試驗證,萃取出最佳化參數,形成最佳解決方案,政府期待這樣的合作模式可以成為一種成功典範,讓台灣的各行各業都可以與國際大廠一起分享硬體、軟體與服務的價值。
有關「安心社會與智慧生活」部分,沈榮津表示,除健康照護、資通安全、安居家園及智慧生活,核電廠除役也可藉此機會產業化,因為核一、核二、核三電廠的相繼除役已達經濟規模,在地試驗後,亞太核能市場差不多也有除役商機,如同綠能產業的歐洲開發商在台灣設置風場,進行場域測試後,可開發亞洲其他風場。
沈榮津指出,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上周發布「202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特別版」指出,因應後疫情時代,各國經濟復甦與轉型須重視永續性、包容性,同時善用數位創新科技,推動新經濟模式。這與本次大會以「創新、包容、永續」為2030台灣願景的理念不謀而合,顯示台灣的科技發展政策不僅能在地扎根,且能順應國際趨勢。
沈榮津表示,WEF並提及後疫情時代的新經濟體系須重視人力資本、創新生態系、市場與環境便利性,也扣合本次大會的四個目標:一是因應未來職能需求變化,必須以精兵思維,確保人才供給無虞;二是因應科技跳躍發展與全球競爭,必須以戰略思維發展科技,並提升企業競爭力;三是因應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必須以革新思維,提升各界投入新創的誘因,促進產業價值創造推陳出新;四是因應氣候變遷與人口結構變化,必須以預應思維強化社會應對各式風險,同時導入數位科技打造安居家園。
沈榮津強調,科技與國家競爭力息息相關,科技發展重點除了要在過去產業根基跳躍升級,還要從「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出發,聚焦各界需求,推動關鍵策略。 第一是加強育才競才、鼓勵終身學習,滿足未來產業人才需求;第二是布局戰略科技、提升成果效益,滿足未來科研能量的需求;第三是推動數位創新、落實循環永續,滿足未來產業轉型需求;第四是照顧民眾健康,厚實社會韌性,滿足未來安居生活的需求等。
沈榮津表示,本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以「創新、包容、永續」為台灣2030願景,將接續政府重大政策與發展方向,來滿足未來社會需求為目標,無論是「人才與價值創造」、「科研與前瞻」、「經濟與創新」及「安心社會與智慧生活」等議題,都是基於為人民服務,提升全齡生活品質的使命感,透過跨部會、跨領域專家及公民的討論,凝聚未來國家發展共識,為全民福祉打造新的里程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