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三變數 摩根:透過信用債券與分散股票投資

美國本土新冠疫情再次攀升,加上全球政經格局因新冠疫情所引發的動盪,讓11月3日的美國總統大選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摩根投信表示,新冠疫情與大國競爭將改變日後全球的政經與治理環境,「政治」、「政策」與「疫情」為當今市場三大變數,讓全球經濟在復甦過程中充斥不確定性,投資人除了務必要留在投資市場上外,更要透過信用債券與分散股票投資的策略,才能穩健的參與全球經濟的長期復甦。
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指出,為了因應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經濟衝擊,各國在過去半年內相繼推出許多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特別是在聯準會主張把目前的低利率水準延續到2023年、並改採平均通膨架構做為未來是否升息的依據後,意味在資金環境不變的前提下,各國的財政政策將更形重要。
許長泰說,以美國來看,該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不太會因總統大選就出現改變,在11月大選前,國會通過新一輪財政刺激方案的可能性較低,但在大選結束之後,若美國還不能推出有效的財政刺激,將增添第四季該國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
此外,即使是經濟增長較領先的中國大陸,北京當局月底也要召開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市場也相當關注北京即將推出的「第十四個五年經濟建設計劃」。許長泰說,特別是在擴大內需與科技研發上,北京將推出哪些政策緩和來自美國的壓力,也相當受到市場矚目。
許長泰指出,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節,世人對新冠疫苗催生的壓力也愈來愈大,但就算疫苗研發順利,各國也要克服量產與配送等最困難的環節,才有可能普遍施打、並達到讓全球經濟全面復甦的目標;在此之前,全球經濟雖處在復甦的軌道,但動能可能偏弱,在這樣的環境下,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還會持續,油價可能會在每桶40~50美元擺盪;而美國在赤字攀高與經濟成長動能趨緩的當下,美元也存在續貶的可能性。
許長泰表示,透過上述的分析,可知「政治」、「政策」與「疫情」是未來全球經濟最大的變數,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若讓國會持續分裂,將增加總統施政與推出財政政策的難度。再者,若新冠疫情再度擴大,也有可能增加各國再封鎖的可能性;就算疫苗研發順利,各國也還是要克服量產與配送的問題。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會在復甦過程中起伏不定,投資人必然要以收益為核心,並透過分散配置的方式以參與市場機會。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