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對社企認知度創新高 首度突破三分之一

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指導下,星展銀行(台灣)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及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共同推動「2020社會創新大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社會企業的認知度首度突破三分之一,且有超過一半民眾表示,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社企服務與產品,顯示社會企業概念已逐漸獲得台灣民眾認同。
星展(台灣)總經理林鑫川表示,星展集團自2010年起即以陪伴社會企業成長為公益主軸,並積極透過「倡議」、「培育」與「整合」,提升社會企業知名度、提供贊助及專業輔導,並將社會企業融入銀行日常營運中。
林鑫川並做了一首詩,總結星展銀行對社企的支持,「社企們好夥伴,人生道路不一樣,星展銀行是星光,照到哪裡哪裡亮,朋友們一起來,大家鬥陣來作伴,接地氣接國際,發揮台灣正能量」。
聯合報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表示,聯合報遠景工程邁入第九年,九年來持續支持社會企業和社會創新,2013年聯合報是台灣媒體第一家投入大篇幅報導社企,支持原因有二,第一支持台灣青年開創新的道路,第二支持創新觀念和創新習慣在社會醞釀,因為創新可能會被抗拒,媒體有責任發揮攪動的力量,讓社會重視這件事,不然社會的框架永遠存在。
「2020社會創新大調查結果指出,有33.6%的受訪民眾曾聽過「 社會企業」,不僅較2019年的30.6%提升3個百分點,更是自2015年展開調查以來首度突破三分之一。
同時,有77.0%的民眾表示,支持社會企業的經營理念,且年紀越輕的族群對社會企業的認同度越高,其中,未滿30歲的年輕族群對社會企業的認同度更高達89.6%。
為兼顧獲利與公益目標,社會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定價往往高於市面同類型商品,有52.1%受訪者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社企產品與服務,37.7%的民眾表示未來半年內可能實際購買。
雖然前述之購買意願和行為指標均分別較前一年度的49.4%和34.0%提升,但63.2%的民眾願意推薦親友購買社企的產品與服務,則較前一年度的64.8%微幅下滑。
對此,調查單位台經院分析,雖然這樣的差距幅度並不明顯,但相較於2017年調查的73.2%推薦度減少達10個百分點,值得社會企業警惕,社會企業仍應當盡力提升自身產品與服務價值,方能讓消費者有感,進而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