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口罩」卡位國際市場 6月起開放內外銷售
經濟部沈榮津今(27)日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宣布,6月1日起,國內生產之醫療口罩改為每日定額徵用800萬片,其餘產能開放內外銷,讓MIT的口罩可以卡位國際市場,屆時國人每人每二個月寄送30片口罩予海外二親等親屬之限制,亦同步解禁。
因應國內疫情緩和,口罩需求降溫,沈榮津表示,國內醫療口罩全數徵用之階段性任務達成,國軍支援口罩生產及相關激勵措施將逐步退場,政府將進行階段性調節產能。
沈榮津昨日邀集口罩業者召開「口罩徵用產能調節協調會議」,會中達成共識,自6月1日起逐步調節產能。一般醫療口罩,將由全額徵用改為每日提供800萬片口罩予政府之定額徵用模式,依照廠商過去繳交的口罩量按比例分配額度,其餘生產的口罩,開放在國內販售或出口,成為台灣拚出口的另一個優勢產品。
經濟部說,口罩開放銷售後,以健保卡購買的14天9片實名制機制,暫時還會繼續並行,價格也會維持合理的一片5元。民眾如果有基本的購買需求,都還是買得到價格數量穩定的口罩。
即使國內口罩將恢復自由買賣和市場機制,但經濟部強調,一般醫用口罩及外科手術口罩仍屬《刑法》第251條行政院公告之生活必需用品,不得有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之行為;而根據《公平交易法》第15條,業者之間亦不得有合意或共同調漲口罩價格等聯合行為。
此外,未來國內口罩庫存若低於1億片,則提高每日定額徵用量至1,200萬片以補充庫存,以確保有疫情時,有足夠數量之口罩可供應國內民眾。
國內的單日產能已經達到2,000萬片,快速拉高口罩覆蓋率,是台灣疫情得以領先其他國家趨緩的關鍵。自1月31日全面徵用國產口罩以來,已累計徵用超過13億片口罩,庫存也有2億至3億片。
經濟部指出,目前國人口罩需求已趨緩且穩定,此時正是將短期防疫任務,轉化為長期發展戰略物資產業的好時機。經濟部會持續穩價穩量的機制,控管800萬片口罩所需要的原料量能,並推動「隨機抽樣、快速檢驗」的品管機制,維持MIT的品牌形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