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自償率 交通部:回歸地方財政分級
交通部檢討修正「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取消自償率審查門檻,外界批評,形同自拆財政紀律最後一道防線,不僅可能債留子孫,也可能拖垮台鐵。該要點近日已送進行政院,待核定通過之後,就會實施。交通部次長黃玉霖表示,雖然取消自償率,但是仍會依照地方財政分級,決定中央、地方財政負擔比率,現在算是回歸主流制度。
黃玉霖表示,政府投資不能只看回收比例,還要全面看是否減少空汙、交通事故,帶來多少就業效益等,他表示,外界說這個變革,會失去財政紀律,這是誤解,他說,會依照地方財政分級,來決定中央、地方的財政負擔比率,地方稅收好的就多收一點,少一點的就少收一些,他說,地方財政分級制度是多年來控管政府財政紀律的的一套制度,現在算是回歸到主流制度。
黃玉霖表示,自償率是投資案在投資期間所有營收的現值,與資本投資現值的比例,也就是投資一塊錢可以回收幾塊幾毛錢的比例,這是民間投資案重要的財務指標,但政府投資案不僅要看可能的回收比例,更重要的是經濟效益,包括能帶來多少就業與稅收,減少多少空汙及多少交通事故等,把民間投資的財務指標套用到政府投資的提案和審議,這種制度本身就是迷思。
黃玉霖說,根據鐵路法,中央政府要有鐵道路網規畫,但現在卻要求地方提案,這是本末倒置,這次制度還有改革重點就是,鐵道規畫不能由地方代勞,必須台鐵、鐵道局,與地方政府三方共同合作。
他說,以往的鐵道規畫都是鐵道局進行,台鐵並沒有積極參與,今年是全程都有兩個單位參加,政策都是整合兩個單位共同討論、共同規畫而成,一起面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因此,過程不止考慮提升系統,進行基礎建設而已,也有考慮營運效率、營運安全,還有營運彈性。
黃玉霖說,在未來新的作業要點中,交通部給台鐵明確的定位,在鐵道立體化的規畫過程中,台鐵必須全程參與,不是像以前交由地方政府規畫,而台鐵只是提供意見這樣而已,鐵道規畫不能由地方代勞,而是改為路網規畫、系統選擇等由中央統籌,由做建設鐵道局以及做營運的台鐵一起進行,這樣才有辦法落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