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座離岸風場 年底商轉
台灣將邁入離岸風電時代。海洋示範風場(Formosa 1)今年十月底將完成建置,今年底併聯商轉,成為台灣第一座商轉離岸風場。繼海洋風電今年底商轉,明年進入離岸風電爆發年,若開發順利,明年總計有八四八MW(百萬瓦)離岸風電加入供電行列,接受台電調度。
苗栗龍鳳漁場外海即是海洋風場場址,海上矗立二十支風機隨風運轉,到月底風機數量還會增至二十二支,搶在強勁東北季風來臨前完工。經濟部表示,首座示範風場完工和商轉,代表離岸風電將在台灣落地生根,成為台灣能源結構一部分。依經濟部規畫,至二○二五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五點七GW(十億瓦)。
海洋風場由海洋風電施工營運,裝置容量為一二八MW,其中八MW(二支四MW風機)為第一階段示範風場,一百二十MW(二十支六MW風機)為第二階段,今年九月五日第二階段工程的首支風機試運轉,現僅剩最後二支風機待安裝。
海洋風電風機是先在台中港預組裝後,由安裝船載至苗栗外海進行安裝,現僅剩二支風機待安裝,安裝進度須視近期有無受颱風影響而定,預計十月底可以全部安裝完畢,年底前取得經濟部電業執照後即可正式商轉,每年可供應十二點八萬戶家庭使用。
除了海洋風電搶頭香將於今年底商轉外,另一個台電示範風場則有一百一十MW,預計明年底完工併聯。部分離岸風電遴選案也以明年併聯商轉為目標,包括海能風電開發位在苗栗外海的海能風場(Formosa 2)三七八MW,預計設立四十七支八MW風機;達德開發位在雲林外海的允能風場三百六十MW裝置容量,估計四十五支八MW風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