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古獵徑尋覓月亮之鏡 探秘嘉明湖

【撰文/李智凱/ 旅讀】
走上布滿松蘿、二葉松的古獵徑,披荊斬棘地穿越箭竹林試煉,仰起頭,遼闊的山際稜線在眼前層層開展。一路上,雲海群峰、山友笑語相伴而行。最終,月亮之鏡在山間原野悄悄現身,與山行者相遇。
走訪古獵徑,迷霧戒茂斯
想目睹「天使的眼淚」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向陽登山口出發的傳統路線,二是從戒茂斯攀登上嘉明湖。其中,後者的總體路程較長、花費天數較多(至少三天兩夜)。我此次參加「發現者旅行社」的行程,即選擇戒茂斯這條路線,可以讓山友們能多花點時間在山上享受大自然,並且不必另外擔心申請山屋和入園證件等問題。
戒茂斯(Kaimusu)是布農族語「山胡椒」的意思,由於這裡曾遍布滿山的山胡椒,故而得名。戒茂斯上嘉明湖原為布農族狩獵的山徑,他們從南投遷移到花蓮的大分山及拉庫拉溪後,有一部分族人越過戒茂斯,沿著這條路線到臺東的新武呂溪尋找新的落腳之地。不只如此,布農族也透過它與其他部落進行婚姻結盟。也就是說,這是一條集遷移、狩獵和提親的重要路線。
時至今日,這條路線已經演變為登山客的天堂,從二〇〇五年政府開始對傳統路線進行人口管制後,這條古獵徑就成為山友的替代路線。直至現在,因為它申請方便、景色原始,甚至取代傳統路線,成為前往嘉明湖最熱門的路線。
營地也是山中遊樂園
山友在穿越迷霧森林、下切新武呂溪後,踏上鬆軟的二葉松山徑,溫暖斜陽輕輕穿透樹梢間,茂密森林右側便是一路相伴的雲海。不妨用最舒服的速度走在林間,深吸一口氣,陽光的味道聞起來清新宜人。走著走著,依外型和腹地大小而被取名成各種球類運動的「籃球」、「排球」、「足球」、「高爾夫球場」營地,一個個映入眼簾,它們不但是山友休憩紮營的好所在,也是這條路上必看的景點。
不只它們,在戒茂斯上的其他營地也各自性格鮮明:新武呂溪營地位在森林之中,稀稀疏疏的流水聲此起彼落;獵寮營地被環山圍繞,巨木小溪隨伺在側;妹池營地則因為無樹木遮蔽,所以抬頭就能望見星空銀河。
美麗與哀愁,反思山與地
不論是嘉明湖的深邃湛藍、戒茂斯的原始林相,還是營地的滿天星斗,嘉明湖及其沿途的風景,在山友的口耳相傳和網際網路的推波助瀾下,愈來愈為人所知。不過,登山客大量且密集的踩踏,也造成步道凹陷和環境污染等問題。人類與自然間的天秤開始傾斜,一發不可收拾⋯⋯
針對人為活動與自然環境間的問題,擔任嘉明湖避難山屋管理員數年的響導沙力浪表示,從前嘉明湖的管理較為鬆散,嘉明湖畔以及眼界所及的任何平坦腹地都可以紮營開伙。如此一來,山友們留下的廚餘、排泄物就會積累在山上,對山林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尤有甚者,動物健康與人熊衝突等窘境也進一步惡化。當人們意識到問題後,一方面,管理處開始搬運木屑上山,將排泄物裝入容器變成肥料,協作也會將廚餘揹下山以減少環境汙染;二來政府也號召山友,請他們帶泥土石頭上山填石補路,除了保護步道,也讓人親身感受山林維護的不易,並為山林做出回饋和貢獻。
【完整內容請見《or旅讀》2021.No.123;訂閱or旅讀電子版】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