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沙灘有多凶險?在地人最清楚 只要長浪應禁止進入

南澳神秘沙灘一邊就是懸崖峭壁,當瞬間大浪來襲時,沙灘遊客根本無路可退,當地民眾建議政府嚴加規範,有長浪就禁止進入。圖/讀者提供
南澳神秘沙灘一邊就是懸崖峭壁,當瞬間大浪來襲時,沙灘遊客根本無路可退,當地民眾建議政府嚴加規範,有長浪就禁止進入。圖/讀者提供

宜蘭南澳神秘沙灘近年來意外頻傳,沙灘車業者都知道只要氣象單位發布長浪訊息,就互相提醒不要去。由於神秘沙灘與西部海岸不同,一邊是太平洋、一邊是峭壁,瞬間掀起巨浪時,沙灘客毫無退路,當地民眾建議政府嚴加規範,一旦氣象局發布該海域有長浪,禁止民眾進入。

南澳神秘海灘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武塔村,長6至7公里的狹長型海岸線,由於岩層受到擠壓、海水侵蝕、風化作用,形成斷崖峭壁,沙灘入口進去約2公里可見到海蝕洞群,5.5公里是1處最大的海蝕洞,洞深近10公尺、約3層樓高,自然生態景觀豐富,經常有人拍美照及露營過夜。

神秘沙灘寬度就只1、20公尺,大浪捲來拍擊山壁,遊客逃不掉,3年前9月2日發生嚇人的「瘋狗浪」,接連把兩輛沙灘車捲入大海,造成5人死亡,縣政府立即封閉神秘沙灘,直到今年3月才開放。

由於神秘沙灘意外頻傳,當地沙灘車業者見風強浪大時都就會互相提醒,見遊客也會勸告不要進入。

圓規颱風來襲,中央氣象局9日就已針對神秘沙灘鄰近海域發布長浪訊息,未料昨天仍有16名遊客進入,受困在海蝕洞。當地民眾表示,「神秘沙灘的美麗與兇險,他們最清楚」,颱風還沒來就要提高警覺,他們建議只要氣象單位發布長浪訊息,就禁止遊客進入。

不過,海巡單位表示,長浪禁止進入神秘沙灘,目前依法無據,只能勸導;縣政府消防局說,「海浪跑得比颱風快超多」,儘管海邊天氣還不錯,但颱風已經透過長浪威脅海岸安全,民眾在前往海邊前要先看氣象局是否發布長浪警戒,確保安全。

宜蘭發生16名外地遊客受困南澳神秘沙灘意外後,海巡與縣消防局今天配合在蘇澳地區海邊勸離民眾,不要逗留。圖/消防局提供
宜蘭發生16名外地遊客受困南澳神秘沙灘意外後,海巡與縣消防局今天配合在蘇澳地區海邊勸離民眾,不要逗留。圖/消防局提供

延伸閱讀

圓規颱風強風大雨…民眾連假出遊受困 警消救援難度高

墾丁海灘掀長浪 屏東北返車潮提前湧現

影/急改口否認露營?南澳海蝕洞16人受困 沙灘車業者二度提醒只勸離4人

影/圓規挾豪雨 氣象局籲民眾注意

相關新聞

太可愛了!宜蘭日式風格咖啡廳「一人喫茶店」 窯烤pizza只有週末限定

udn走跳美食/水晶 羅東有一家很可愛的日式咖啡廳「一人喫茶店」,刷到這家ig的時候就立馬決定一定要去這家,太可愛了,看起來是日式昭和復古風格咖啡廳,在店裡就有個窯烤爐,可惜pizza只有週末才

宜蘭巷內咖啡廳!專業自家烘豆,手沖咖啡每季更換豆品

座落於宜蘭羅東夜市巷弄內的專業咖啡廳,以兩層樓落地窗設計及優雅氣質的室內空間吸引許多顧客前來探訪,品牌主打自家烘焙的多種咖啡豆,每季都會推出不同莊園及國家的豆子,讓咖啡愛好者能嚐試到各種獨特風味。

超大盤海鮮炒麵只要100元!GOOGLE評價3000多則、高達4.7顆星的宜蘭海鮮料理餐廳推薦

udn走跳美食/小咪 宜蘭頭城美食推薦,在頭城北關海潮公園走走逛逛,看完鬼斧神工的一線天之後就要準備覓食啦,其實北關海潮公園已經離市區有點距離,我們決定往北走,去大溪漁港吃海鮮,在大溪漁港觀光魚

花蓮鳳林單車慢遊!景點、美食、體驗、住宿懶人包先收

花蓮鳳林過去是生產菸草的重鎮,街道仍保留棋盤式的規劃,也有全台保存最完善的菸樓聚落。除了有獨特文化和城市景觀,花蓮鳳林以主打「慢食」和「慢活」的條件,成為國際慢城組織會員。踏上單車,放慢你的旅行時速,走進國際慢城的生活節奏,慢慢吃、慢慢玩。小編為你精選了花蓮鳳林單車遊必去的10大景點與美食推薦,慢慢地看下去吧!

宜蘭西餐再創新高度!手工現做健康料理,異國融合顛覆味蕾

位於宜蘭鬧區,鄰近宜蘭車站、中華國中的西式餐廳,以提供「健康與美味」的餐點為初衷,並翻轉西式料理的既定印象,開創出許多特色料理,舉凡法式油封紅羽土雞腿、低溫豬菲力與酒醋菌菇、味噌奶油時蔬蛋黃燉飯等,成為在地居民值得信賴的店家。

臨海最前線! 舊蘇花公路上的壯麗景觀 「卡那岡斷崖」山海交響曲

udn走跳旅遊/布魯 布魯七月逆時針方向環島時,經過花蓮後選擇台9丁省道,因為這是舊蘇花公路,真正擁有臨海最前線的。左手是山的管樂,各式銅管吹奏出雄壯的樂章;右手則是海的弦樂,不同的琴音交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