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拍攝地!台南後壁「菁寮老街」一日遊,逛特色老店好懷舊

udn走跳旅遊/涼子是也
台南後壁菁寮老街早期是古官道台南府城到諸羅縣城的中途休息站,曾經相當繁華熱鬧,歷經時代變遷、歲月流逝,依舊保留許多以前的景觀建築,漫步菁寮老街彷彿走進舊時空,能夠細細品味懷舊老街的獨特風情~
也因為菁寮老街的古早魅力,電影記錄片「無米樂」與前陣子火紅的台劇「俗女養成記」都曾來到台南後壁菁寮老街取景,如果你是個戲迷更是不容錯過啦!跟著文章來逛逛菁寮老街有哪些特色老店吧~
▌ 菁寮無米樂旅遊服務中心
逛老街前先帶大家看看「菁寮無米樂旅遊服務中心」,這兒除了提供旅遊諮詢服務外,也有廁所飲水機,帶小孩出門最常找的就是廁所跟水啦,有需要記得好好利用嘿~
旅遊服務中心的彩繪塗鴉牆鮮彩可愛,蠻好拍的喔!
▌ 福家碾米廠
藏身小巷內的福家碾米廠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是台灣少數仍以木造機器碾米的傳統米廠,現場也有賣米:旁蜜(香米)2公斤冷罷摳(200元);雜意賀(11號)1公斤喔雜摳(50元)……這價目表未免太趣味,啊母溝,頭家~不懂台語的沒辦法買捏。
▌茄芷工坊
茄芷工坊應該是我跟 yashow 在菁寮老街逛最久的店了,令人懷念的阿嬤茄芷袋怎麼可以有這麼多樣式,而且還蠻好看的耶!
從購物袋、面紙盒、零錢袋、書包、鑰匙圈…到飲料袋都有,而且加入傳統花樣、變化時尚,好看又不貴,喜歡的可以買回家。
▌阿進師爆米香
走出茄芷工坊,突然聽到有人大叫「欲磅啊!欲磅啊!」才發現是爆米香耶!記得小時候最愛吃這個了好懷念。
▌ 和興冰菓部
和興冰菓部是在地80多年的冰品老店,據說在以前阿公阿嬤那個時代,可是最熱門的約會相親場所。我想像了一下,應該是老時代的星巴克與春水堂吧好潮流~
和興冰菓部的菜單如下,招牌是香蕉冰與牛奶冰,價位很親民在20-40元之間,可惜我們趕行程沒時間停留,不然我一定要各來一份!
▌豐昌商店
豐昌商店就是因電影「無米樂」而走紅崑濱伯經營的商店,種植的米曾在2006年獲得全國冠軍,難過的是崑濱伯已於今年2月安詳辭世,但我相信他無米樂的老農精神會永留大家心中。
▌兩美理髮院
兩美理髮店同樣是有80多年歷史的老店,據說店內仍使用以前經典傳統的理髮椅,而它們家最熱賣產品是手工製的"鵝毛棒"(挖耳棒),我好想買來用看看,可惜來的這天沒在賣。
走到「菁寮老街」街口這四個大字是許多人會拍照留念的地方,以前結婚需要的各種喜慶商品在這裡都買得到,所以也被叫做「嫁妝街」。
▌新源成布店
鮮彩的花朵圖樣是以前阿嬤時代最愛花布,看是要包包,還是棉被枕頭都找得到。
在這裡也有多人同腳、奶粉罐踩高蹺等傳統的古玩遊戲,平衡好的可以找朋友一起挑戰看看~
▌萬味香醬園
外觀傳統的木造老房子,是以古法釀造醬油的「萬味香醬園」, 品項從各種醬油、蔭油、辣椒醬到釀造醋都有,現場提供試吃有喜歡再買。
同時有賣小時候最愛的零食飲料,可以買來懷舊一下。
▌進成自轉車店
近百年歷史的進成自轉車店,主要以維修腳踏車的服務為主,像是補胎、換鍊條椅墊、修煞車…等。
▌金德興中藥房
有在看俗女養成記的應該對「金德興藥舖」有印象,傳統木造結構的老房子讓人一眼難忘,匾額上的「金德興謙記」是在 1925 年由書法家景塘所撰寫。
▌稻稻來
「稻稻來」取音自台語的慢慢來,給人一種慢活的純樸氣息,古早建築以前是「莊家古厝」,現在主賣「米麵包」、「米饅頭」等米製品。
老宅庭院、斑駁紅磚牆、傳統大紅轎……古色古香的環境很有味道,可惜我們停留的時間太短,沒辦法「稻稻來」,有機會再好好來逛一次~
走到菁寮老街末端有一些新開設的文創店舖,在老房子映襯下復古有魅力,如果以後相關特色店舖愈開愈多的話,一定更熱鬧好逛。
斑花農田是來自台南東山小部落的「斑芝花坑」,以天然蔬果製作的產品包含龍眼、蜂蜜、柳橙乾等。
其中我最有興趣的就是這罐柳丁果乾啦!採收自台南東山的新鮮柳丁製成,一罐80元。
陳年復古還加上叭噗的腳踏車,猜猜看是賣什麼東西的呢(當然不是見成傢俱行啦XD)……... 其實…是賣中藥香腸的耶!連個小吃都這麼好拍照。
▌義昌碾米廠
義昌碾米廠在去年7月才剛修復開放,如果在福家碾米廠沒機會參觀傳統「檜木碾米機」,這邊也可以看到喔。
檜木碾米機足足有兩層樓高,包含斗式昇降梯、選別篩、磨穀機、精米機、精米桶、細糠去除機、糙米磅秤…等各種精密裝置。
旁邊有賣咖啡與茶飲,可以在日式老宅悠閒喝一杯嘎逼嘛抹賣。
哇嗚~~是牛車耶據說這輛牛車可是菁寮老街碩果僅存的少數牛車了,果然一出場英姿颯爽的氣勢,立刻吸引大家的目光!
對了!菁寮老街的中餐,我們是在富貴食堂體驗古早味的割稻飯,有興趣可以點擊連結看富貴食堂食記!
我還蠻喜歡菁寮老街各種懷舊老店與古樸的街道氣氛,可惜這次待的時間太短了沒辦法慢慢逛,而且沒吃到和興冰菓部也讓我相當扼腕啊!下次一定要找機會再來菁寮老街逛逛~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