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席COP28 蓋茲:全球升溫難控制在2度內

桃機三航廈進度突破50% 屋頂面積相當於3座大巨蛋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記者葉信菉/攝影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記者葉信菉/攝影

國發會今天舉行委員會議,會中交通部報告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執行情形,桃園機場總經理范孝倫會後指出,第三航廈主體東西長414公尺、南北寬242公尺,相當於3座橫放的臺北101大樓;單屋頂面積就達10公頃,相當於三座大巨蛋,是國內繼「十大建設」後規模最大的單一量體公共工程。三航廈工程進度已破50%,預計2026年完工,工程經費可能破千億元。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期待三航廈完工後,桃機可以成為「東亞國際樞紐」。

交通部報告指出,桃機第三航站地下3層、地上4層,總樓地板面積58萬平方公尺,最大特色為大跨徑波浪狀屋頂與室內、外雲頂天花系統;另第三航廈主體為減少結構實體量體及增加穩定性,由16支高19公尺、每支重200公噸的巨柱及其上桁架支撐,6月15日開始展開首支巨柱吊裝作業後,已完成兩支巨柱工程,正吊裝第3支巨柱中,象徵第三航廈建設邁入嶄新里程碑。

范孝倫表示,目前已陸續提供6個E類、2個C類之過夜機坪周轉使用,航廈地下二樓至三樓鋼構已全數完成,第一階段目標的北登機廊廳已可見建築雛型,力拼2024年底完工。預計第三航廈整體工程2026年完工後,桃園機場朝提供8200萬人次年旅客服務量的目標大步前進。

范孝倫表示,三航廈工程進度正常,截至8月底已破50%,達到56.25%;該工程109年5月核定總經費為956億,但近年幾因為材料等物價上調,營建經費目前正檢討中,可能再追加,應該會超過千億元。

龔明鑫則說,希望第三航廈完工以後,機場量能和設備更加提升可成為「東亞國際樞紐」。同時請交通部協助機場公司整合營運啟用前跨部門應辦事項包括海關、證照查驗、檢疫、安全檢查(CIQS)等;也請交通部配合航空城建設,加強協調本計畫及周邊相關重要工程進度,期能促進機場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發揮最大效益。

延伸閱讀

紓解大溪交流道交通量 國道3號增設桃園八德交流道工程

北市大巨蛋今起最後一次消防測試 李四川曝最快「這天」有結果

智慧移動協會喊話:333策略 做大電動運具業

棒球/終於等到了!亞錦賽將成大巨蛋首戰 邀請王貞治來台

相關新聞

精選8個桃園夜生活好去處!璀璨燈火下的百萬夜景,收藏屬於你的浪漫時刻

熱鬧的桃園是北台灣民眾輕旅行的熱門地點,白天玩的精彩,夜晚也能繼續狂歡!不管是漫天星空下眺望遠方的城市燈火,還是欣賞飛機起降的壯觀面貌,在這全都有,今天為您精選8個夜晚桃園景點。靜候華燈初上,站在高處遠望都市裡的燈海,享受浪漫氛圍,不論是情侶約會還是朋友聚會都適合。趕緊收藏起來,一起沉醉在奪目的璀璨夜景裡,度過浪漫又美麗的夜晚吧!

採草莓囉!苗栗大湖5間特色農場懶人包:「比小朋友大」草莓、稀有白草莓 還有超厲害專利品種一次看

隨著天氣突然變冷,讓苗栗大湖地區的草莓已經進入盛產期,各家草莓園陸續開放讓民眾入園採果、遊憩;今年日夜溫差大,草莓甜度讓人超期待,這回蒐集了五間各有不同優點的草莓園供大家參考,該安排個小旅行出發採草莓囉!

桃園164公頃「平地雪景」超好拍!網推最佳必拍地點1次看

想要體驗雪景快衝!「桃園大園區」其實主要是桃園市北部蕎麥產區,自2019年起開始試種,如今蕎麥種植面積已達164公頃。每逢冬季,蕎麥花盛開,將周遭地區妝點成一片如雪覆蓋的花海,被譽為「平地雪景」,怎麼拍都美炸。活動即日起將持續至12月1日,趕快揪團!

2023桃園文博會11/25中原文創園區!以7大主題+桃園超有市帶大家探索城市

桃園文創博覽會於11月25日至12月10日在中原文創園區展開,以「桃園超有種」為題帶來7大主題展館:藝形種、聲紋種、水系種、新生種、科藝種、未來種、迷你種,企圖以生物學為視角,深入桃園演化基因,並在展區中央軸線草溝區以「桃園超有市」帶來屬於桃園的好滋味,開幕首週末,三角公園也將邀集30組美食與文創商品攤位,以假日市集為桃園文博熱鬧揭開序幕。

喜妹娜哇稻草民俗藝品 手作日本傳承千年注連繩文化

注連繩是日本傳承千年的文化寶物,常見於日本神社鳥居、歷史遺跡及年節慶典上,象徵吉祥、開運、祈福和趨吉避凶之意,但日本稻子不像台灣一年兩收,稻草製品得仰賴進口,在日本看到的注連繩可能就來自台灣苗栗公館。

甫獲500盤「古弟私廚」全採預約制!慢烤帶骨牛小排必吃

在桃園市矚目的「古弟私廚」,彩繪藝術與門牌號碼相融,營造迷人氛圍。主理人Gudy在阿根廷長達11年的生活成就了他對當地美食文化的深厚理解。未經專業訓練的他憑藉卓越味覺記憶,與母親獨家食譜相結合,呈現出獨一無二的拉美料理。店內招牌直火慢烤挑戰料理人的經驗,需完全預約,突顯其講究與費時的獨特特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