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慈湖水舞!夜間公園、小旅行 桃園大溪愈夜愈精彩!

大溪慈湖水舞活動於中秋連假起為期半年舉辦,首日就有1萬多人次遊客造訪一睹風采。市府除於慈湖推出水舞表演,也規畫將石門水庫南苑打造為夜間公園,並與老城區民宿業者合作,整合南苑生態公園、慈湖等周邊景點,舉辦夜間小旅行活動,盼延長遊客停留時間,創造夜間經濟。
大溪是桃園熱門景區,但遊客通常傍晚即離開,市議員李柏坊認為大溪夜景吸睛,有豐富的夜間觀光條件,曾於議會上建議市府推動夜間觀光。
李柏坊表示,大溪(包括復興區)觀光客多集中在下午5時半後離開,造成周邊交通壅塞,發展夜間觀光,不但能分散車流,解決交通壅塞問題;讓民眾多停留1、2個小時,用完餐、欣賞夜景再回家,提升觀光品質,更延長店家的營業時間,創造夜間經濟。此外,全球暖化使天氣越來越熱,推廣民眾在夜間涼快看夜景,再適合不過。
市府觀光旅遊局表示,規劃於大溪老城區、慈湖、石門水庫營造光環境及舉辦各式活動。包括於大溪老城區崖線步道、中正公園、木博館公會堂、四連棟等歷史建物周邊進行光環境營造。
並規劃將「暗摸摸」的石門水庫南苑生態公園,以太陽能燈營造光環境,打造為夜間公園,「晚上也能逛」,日夜皆如一座戶外美術館,未來不定期舉辦星空電影院、公共策展、表演活動等,形塑日夜不同特色印象。燈光裝置已於上月開工,預計年底完工。
此外,目前正籌畫與大溪老街內15家民宿業者合作,集合住宿遊客,從大溪老街出發,整合南苑生態公園、慈湖等周邊夜間景點,推動夜間小旅行,讓大溪夜間觀光更豐富。
李柏坊也說,大溪目前現有公共空間包括角板山、慈湖,和平老街周邊中正公園、武德殿、大溪行館,及崖線步道、大溪橋、崁津大橋等河岸景觀,就非常有質感,政府若能營造整體夜間環境,絕對有條件把遊客留下來,同時也讓他們知道大溪有哪些夜間景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