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傳不增產iPhone 14?供應鏈人士:總訂單未調整

媒體報導指出,蘋果可能不會增產iPhone 14。美聯社
媒體報導指出,蘋果可能不會增產iPhone 14。美聯社

從供應鏈相關人士處獲悉,供應鏈廠商並沒有接到蘋果iPhone 14系列訂單調整的通知,總訂單數一直保持不變,但iPhone14 Pro系列分配訂單更多一些。

澎湃新聞報導,蘋果iPhone 14系列上市後,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因需求低於預期,蘋果公司將放棄今年iPhone14系列增產的計畫。

供應鏈人士表示,iPhone 14系列給出訂單是9,500萬部,去年iPhone 13系列是8,500萬,已經是相當高的預期了。「iPhone 14系列普通版上市後短期需求沒有那麼好,Pro系列更好,總訂單不變的情況下有些分配調整,Pro的量更大一些,但總訂單數量一直保持沒變。也沒有所謂的增產計畫和現在砍單計畫。」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也發文指出,蘋果放棄iPhone增產的傳聞有點奇怪。

郭明錤表示,根據他的調查,蘋果有轉換iPhone 14/14 Plus產線到iPhone 14 Pro/14 Pro Max/降價iPhone 13的計畫,但沒聽過有任何整體iPhone增產計畫。

他重申對iPhone 14系列的預測,也就是iPhone 14 Pro系列出貨預測將增長約10%,有利於今年第4季度的iPhone ASP(平均售價)和產品組合。iPhone 14和14 Plus需求明顯低迷,但iPhone 14 Pro、14 Pro Max和降價iPhone 13訂單增加應能抵消iPhone 14和iPhone 14Plus潛在砍單,預計2022全年和2022年第四季度iPhone總出貨將與預期一致。

今年對智慧手機企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原本下半年是消費電子旺季,但iPhone 14系列發售後普通版出現需求不旺,「黃牛」虧錢賣的現象,對整個手機市場不是好現象,需求依然低迷。

供應鏈人士表示,目前各大手機廠商主要精力依然在消化庫存,預計明年上半年市場可能會有所好轉。「好消息是晶片價格下來了一些,目前除了手機主晶片外,其他晶片價格都有下降,整個降幅在10-15%左右,可以減輕一下企業成本壓力。」

蘋果 iPhone 14 郭明錤

延伸閱讀

FT:蘋果傳不增產iPhone 14沒啥好擔心的 反而該憂心這點

鴻騰攜手Belkin 推iPhone 14系列保護貼等新產品

供應鏈看好蘋果新筆電 成今年旺季最後一搏

分析師:未聽聞iPhone 14增產 高階版出貨估增1成

相關新聞

蘋果iPhone過年除舊布新!清潔步驟與禁忌、1動作恐傷手機 4大重點一次看

過年除舊布新大掃除,也別忘記為自己的手機好好清潔一下!《聯合新聞網》趁春節過年期間,以蘋果(Apple)的iPhone手機為例,要來教你如何清潔手機,在新冠和流感同時來襲的時間,可別讓自己的iPhone成為防疫漏洞,特別是螢幕部分可是有清潔眉角的喔。

用好幾年也不知道?網揪iPhone「超實用功能」 學生族驚:省了好多錢

你是資深果粉嗎?iPhone系列是許多人購機的第一選擇,有些人一拿就是好幾年,原以為已摸透整支手機,但可能只了解了一半。近來,一名網友好奇「蘋果手機有什麼功能,是用久了才發現的?」,貼文立刻吸引大批果粉朝聖...

折疊再進化!達人爆料:三星年底前推出Tri-Fold「三摺疊螢幕」

先前的爆料消息指出,除了已經發表的三星旗艦機Galaxy S23系列以外,三星今年還會推出3款旗艦機型Galaxy Z Flip 5、 Galaxy Z Fold 5,第三款則傳聞是Galaxy S23 FE...

手機限時優惠大亂鬥!Sony直降12000、三星59折起 蘋果iPhone 14 Pro省3910元

周六上班不寂寞,就用手機限時優惠當成補班小確幸吧!知名手機業者推出期間限定優惠,除了蘋果(Apple)iPhone 14系列最高有3910元的折扣外,這次Sony也參一腳,旗艦手機直接下殺1萬2000元,是這次降幅最大的手機。

你的第六感沒錯!手機正在監聽你…專家曝這物躲在背景秘密竊聽

常常感覺手機在監聽你講話嗎?許多人和你有相同感覺。根據調查,在英國有45%的人發現他們的手機會出現「沒搜尋過」但有在談話中談過的商品廣告...

「華為美學」嚇壞網友!鏡頭模組撞臉無尾熊、P60 ART背後像「摔壞的手機」

華為(HUAWEI)昨(23)日發表旗艦手機「HUAWEI P60」系列,除了P60與P60 Pro外,還出了變形版P60 ART,但仔細看背後鏡頭,不僅被網友笑稱鏡頭配置怪怪的,看起來像無尾熊外,「HUAWEI P60 ART」背後更像一台「摔爛」的P60 Pro。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