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YouTuber創作能量豐沛 百萬訂閱頻道破百

Google旗下影音平台YouTube今天公布觀看行為新常態調查,截至今年6月,台灣超過10萬訂閱的頻道已經超過1500個、年增25%,超過百萬訂閱的頻道則超過100個。
YouTube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資深總監陳容歆今天出席線上媒體聚會指出,隨著觀眾學習新技能的需求增加,學習類型的影片創作也取得亮眼成長。
她說,從去年7月到現在,人氣竄升的YouTube創作新秀中有3成主題和學習、自我成長有關,這類型的影片內容多元,和觀眾分享各式各樣傳統教育中不會教的事情,讓YouTube成為大眾學習各種新知的大平台。
YouTube數據顯示,今年5月台灣觀眾關注金融投資影片的時間相較去年同期增加3倍,觀看動漫影片的時間也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9成。
除了學習類型影片崛起,陳容歆也看到越來越多職人、新住民、動漫、V-tuber等非主流的創作內容在YouTube誕生及成長,甚至不乏熟齡創作者加入。
陳容歆發現,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重視社群互動,不僅透過留言了解粉絲想法,同時也能獲得靈感與收益支持。截至今年6月,在台灣單月廣告分潤超過新台幣10萬元的YouTube頻道數量,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25%。
除了觀看影片外,觀眾也積極透過與社群互動在平台上尋求陪伴與歸屬感。YouTube數據顯示,台灣觀眾停留在YouTube上的時間超過5%花在主動留言、分享。參與直播也蔚為風潮,2020年全球有近50萬頻道首次直播,今年3月全球的直播觀看時間成長2.5倍。
▪ 【速報】Netflix為迷因「買不到快篩」道歉 提3承諾改善仍掀網友互戰
▪ 等iPhone14先買「過渡機」 iPhone 13哪款最保值?網友直指這一台
▪ 與病毒共存更愛趴趴走?錯!Google最新數據一次看 台人乖乖「類封城」
▪ 比爾蓋茲自爆是三星手機用戶 不挺自家微軟手機原因曝光
▪ 【周報】一周數位爆報/蘋果iPhone 14「從頭到尾」外洩不停 Netflix直搗快篩之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