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平台消長 YouTube互動下降Podcast竄紅
根據社群調查顯示,因為疫情,臉書前500大政府組織頻道占比提高,Instagram前500大頻道中,品牌官方帳號回應年增73%;YouTube留言數下降約10.1%,Podcast則竄紅,討論量較2019年同期成長8倍之多。
社群平台與網紅已成為消費者閱聽與關注要角,因2020年疫情影響,加速社群平台與網紅環境變遷,是目前企業行銷宣傳必須關注的議題。
先勢行銷傳播集團與意藍資訊OpView今天共同發布第三類媒體年度報告,內容聚焦網路社群平台的變化及使用者行為改變、2020最新人氣網紅年度排行揭曉、不同領域及各族群的喜愛網紅排名及內容喜好等。
根據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的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社群平台使用者偏好及互動模式產生新變化,臉書前500大頻道的組成,政府組織頻道的占比提高,從2019年的1%成長到2020年的4%,回應數更從161萬飆升到430萬的聲量,主要原因在於疫情關係,如衛福部或疾管署的粉專互動都有顯著的提升;另如北區國稅局或海巡署長室這類的粉專,運用抽獎操作或時事趣味分享去跟民眾溝通政策,也引起許多網友的迴響。
Instagram (IG)的前500大頻道在按愛心及留言互動上,都比2019年正成長,尤其留言聲量幅度達18.4%,品牌官方帳號的回應數更大幅成長73%。
YouTube在觀看量上的成長幅度不大,僅年增0.2%,但留言數下降約10.1%,可見YouTube互動減少。
另一個討論量高度竄升的平台為Podcast,尤其在2020年疫情期間,平均季成長率高達81%,較2019年同期成長了8倍之多,常聽的Podcast內容類型包含語言學習、新聞時事及知識分享;最常提及的Podcaster包含百靈果、馬克信箱和股癌;另外,網友討論中提到YouTube廣告太多、用眼過度不想看影片、場景不適合看影片、看影片太久會膩等等,都是Podcast有別於YouTube的使用環境優勢之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