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觀看時間超越電視 非主流創作這些內容最夯

日前針對YouTube如何推薦內容給觀眾作了具體說明,Google此次則進一步針對內容傳遞與品牌宣傳效益,說明YouTube如何協助創作者、品牌商達成更好傳播效益。
依照YouTube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資深總監陳容歆說明,目前使用者在YouTube觀看內容已經形成解決問題、學習新知,以及增加互動、歸屬感兩大面向,因此也讓越來越多創作者上傳影片朝向知識內容內容為主,同時也形成非主流創作者影響力開始追上主流品牌,甚至能吸引更多觀眾,而這些非主流創作者也會持續透過社群互動創作更多觀眾想要觀看內容。
同時,在台灣地區越來越多人觀看YouTube的時間比電視更長,甚至YouTube可吸引觀眾族群廣度也已經超過電視,許多年輕族群取得新知管道甚至是以YouTube為主。尤其近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在家時間越來越多情況下,透過YouTube觀看內容的比重更相對成長許多。
非主流成為YouTube觀看新趨勢
以台灣地區統計數據顯示,YouTube頻道訂閱人數超過10萬的非主流創作者已經累積超過1500個,年增長率約達25%,而定月人數超過100萬人的非主流創作者也有100個以上,年增長率更達35%,其中又以鎖定特定專業領域、非主流內容,甚至熟齡創作內容比例居多,顯示YouTube影片內容觀看不再以創作者為導向,而是以內容本身是否有趣、可否增長知識居多,甚至創作者更會透過社群互動經營方式進行創作,讓觀眾能持續看見希望看見內容。
不過,正因為觀看需求不再以創作者本身出發,因此也讓觀眾挑選內容喜好更加難以界定,因此在YouTube擬定內容宣傳管道,除了透過全站宣傳,同時也會以特定內容作為宣傳,甚至針對特定觀眾喜好加強宣傳,其中同樣也會藉由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技術,協助創作者、品牌商將內容推送給合適觀看族群。
內容必須更有特色、記憶點且能產生共鳴
但在越來越複雜的觀看行為中,Google台灣業務副總經理王嘉慶強調影片內容必須要更有特色,同時也需要能使觀眾留下深刻記憶點,甚至可以透過創作內容產生共鳴,藉此更有利創作吸引觀看的內容,並且能在與觀眾觀看需求、廣告內容營收之間的三角關係形成正向發展。
至於針對內容創作遊走在違規邊緣的影片,陳容歆表示原則上在未有實質違規情況時,YouTube並不會針對此類內容作明顯限制,而若是有違反「黃標」規範情況的話,則是會讓創作內容無法透過廣告獲利,但YouTube方面並不會因此將內容下架,除非內容本身涉及重大違規。
另外,對於目前有越來越多中國創作內容透過YouTube平台吸引台灣觀眾觀看,陳容歆則說明以立場而言不會對此作任何限制,因為這些內容也是透過合法流程將內容上傳至YouTube,但也強調此類創作內容除了吸引台灣觀眾使用,實際上更吸引全球各地區觀眾觀看,從YouTube的角度並不會禁止特定內容在單一地區內使用,因此也鼓勵台灣創作者、品牌商能在內容加入更多吸引人的巧思,藉此吸引更多人支持。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 【周報】你有沒有中了除溼機5大NG行為?
▪ 有影/驚嘆號螢幕無懸念啦!iPhone 14 Pro外型被這廣告1秒外洩
▪ 為什麼101輸它!Google公布台灣年度熱門地點 網見第1名傻眼:怎麼一回事
▪ 你埋單嗎?iPhone 14 Pro四色全曝光!「仙氣紫」非以往的紫 果粉嫌像褪色
▪ Netflix為迷因「買不到快篩」道歉 提3承諾改善仍掀網友互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