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錤:估蘋果2022年推頭盔式MR/AR 和碩可望受惠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布報告指出,MR (Mixed reality) /AR (Augment reality) 是下一個定義電子產品的創新人機介面關鍵技術,這也是Apple高度投入MR/AR原因。
他預測,蘋果(Apple)的MR/AR產品藍圖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2022年的頭盔式 (Helmet type) 產品、2025年的眼鏡式 (Glasses type) 產品、與2030–2040年的隱形眼鏡式(Contact lens type) 產品。
他預測,頭盔式產品可提供AR與VR體驗,而眼鏡式產品與隱形眼鏡式產品則較可能專注在AR服務。 在頭盔式產品方面:1. 預計在2022年中期推出。2. 目前數個原型機重量為200–300公克。 若Apple能順利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最終成品重量將可降低至100–200公克,顯著低於目前所有的VR產品。
3. 此產品將透過配備的Sony提供的Micro-OLED顯示屏與數個光學模組,提供影像穿透式 (Video see-through) 的AR體驗。 就技術而言,此產品也可提供VR體驗。4. 此產品設計複雜度在iPhone之上,意味著此產品的售價可能與高階iPhone相近 (我們估計約1,000美元)。 相較於iPhone,此產品對EMS的附加價值更高,故獨家EMS和碩(4938)可望受惠於此趨勢。
5. 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6. 第一代頭盔式產品的產品定位較像是可攜式產品,而非移動產品。 等到技術改善後,我們認為頭盔式產品也可改善移動性。7. 我們認為第一代頭盔產品的成功關鍵在於針對MR/AR應用提供非常順暢的顯示與操作流程。
8. 雖然一直以來Apple投入重心是AR,但就硬體規格來看,我們認為此產品所能提供的沉浸式體驗 (Immersive experience) 可望顯著超越既有VR產品。 我們認為,Apple可能將高度整合此頭盔產品與影像相關的應用 (如:Apple TV+、Apple Arcade等),做為關鍵賣點之ㄧ。
他正向看待MR/AR趨勢與Apple的頭戴式裝置。 認為Apple頭戴式裝置供應鏈的能見度在2H21將會有顯著改善,並有利於股票投資。 目前頭盔式產品的主要受益者包括Sony (獨家顯示屏供應商)、和碩 (獨家EMS)、與光學零元件相關供應商。
眼鏡式產品方面:1. 預計最快在2025年推出,我們相信目前尚未有原型機。2. 可能將採用Apple獨自開發、類似光波導 (Wave guide) 的技術提供光學穿透式 (Optical see-through) 的AR體驗。
3. 可能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4. 眼鏡式產品的定位為行動產品。5. 我們認為眼鏡式產品與頭盔式產品的定位不全然相同,故未來此兩產品線可能會同時平行並進。 頭盔式產品能提供絕佳的沉浸式體驗,眼鏡式產品則更著重於提供「移動+AR」的使用體驗。6. 我們期待眼鏡式產品與Apple Car整合並提供創新使用者體驗。
隱形眼鏡式產品方面:1. 推出時程未定。 我們預測這是2030年後的產品。2. 此產品將會把電子產品由「可見計算」時代帶入「無形計算」時代。3. 就目前技術能見度而言,此產品較不可能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