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打造 可讓3D影像更真實顯示的15.6吋4K顯示器

Sony在今年CES 2020展示名為「立體視覺技術 (Volumetric Visual Technology)」的設計,透過人臉位置識別方式判斷眼睛視角,讓觀看者能獲得更真實立體視覺,而Sony顯然將此項技術應用在新款名為Spatial Reality Display的15.6吋4K顯示器。
如同在CES 2020展示原型,Spatial Reality Display同樣透過螢幕上方的視覺感應器,藉此判斷使用者視覺所及位置,藉此調整螢幕上所顯示3D物件,讓使用者透過不同視角觀看時,都能感受貼近真實的立體視覺。
相比3D顯示螢幕技術,過往方式主要透過配戴眼鏡,或是透過螢幕內的濾片產生折射,讓雙眼觀看時可以產生立體視覺,但通常都需要在特定角度才能有最佳表現,因此在實際應用多半無法帶來舒適體驗,雖然一度成為市場話題,卻也很快在市場發展趨勢中消逝。
而Sony提出此項「立體視覺技術」,實際上並非用來重建真實3D立體視覺,而是讓平面螢幕上所呈現影像內容更有真實光影感受,並且配合即時人臉識別判斷最佳觀看角度,進而在人眼形成最佳影像光影表現。
因此在此次推出的Spatial Reality Display顯示器內,便是藉由15.6吋的4K解析度螢幕,配合人眼視覺位置識別方式,讓人眼觀看結果可以產生更真實的3D影像感受。除了可應用在內容創作使用需求,Sony也預期此款顯示器將可應用在美術館、博物館展示需求,或是在教學環境使用。
為了讓更多應用內容、服務能與此款顯示器銜接,Sony也提出對應Unity及Unreal Engine 4的開發工具,讓開發者能利用此類資源打造更多應用服務。
至於硬體需求方面,Sony表示至少必須搭配Intel Core i7等級以上處理器,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2070等級以上顯示卡,而Spatial Reality Display預計在10月底先在日本市場銷售,建議售價為50萬日圓,預計會在11月進入美國市場銷售,至於建議售價則是4999.99美元。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