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裝置突破全球20億台 主因是大量安卓用戶跳槽改拿iPhone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 路透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 路透

美國Apple公司執行長Tim Cook在本週的2023第一季財務報告宣布,有效裝置安裝基數「全球超過20億台活躍蘋果裝置」,所有主要產品類別均創歷史新高。

有效蘋果裝置超過20億台

蘋果公司披露其擁有20億台活躍設備,包括iPhone、Mac、Apple Watch和其他產品。

蘋果執行長Tim Cook表示:「對於這一變化,主要是大量用戶從安卓陣營轉投了蘋果陣營。」

我想說智慧手機——對我們來說是iPhone——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他們的聯絡人、健康訊息、銀行訊息、智慧家居,以及他們生活的許多不同部分。它是許多人的支付工具。我認為人們願意竭盡全力在該類別中獲得他們能負擔得起的最好的。

蘋果服務類業務創記錄

蘋果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業績表現不太好看,營收1171.5億美元,同比下降5%,淨利潤下降12%至300億美元,其中,iPhone業務淨銷售額為657.7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16.28億美元下降8%,這也是iPhone三年來首次下滑。

蘋果的服務業務營收創下20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儘管總體經濟環境困難重重且供應受到嚴重限制,公司總營收在固定匯率基礎上仍有所成長。我們創造了340億美元的營業現金流,並在本季度向股東返還超過250億美元,同時持續投資於長期成長計劃。

對於蘋果有超過20億台有效裝置,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和首席財務官盧卡斯-梅斯特里說,這一里程碑是由於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以及從PC和Android設備轉換到蘋果的客戶數量創紀錄。

蘋果(Apple)2023第一季財務報告宣布,有效裝置安裝基數「全球超過20億台活躍蘋果裝置」,所有主要產品類別均創歷史新高。 路透
蘋果(Apple)2023第一季財務報告宣布,有效裝置安裝基數「全球超過20億台活躍蘋果裝置」,所有主要產品類別均創歷史新高。 路透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iPhone News愛瘋了,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蘋果 iPhone 營收 智慧手機 Apple

延伸閱讀

奧客莫名留1星負評讓他毫無頭緒 感嘆:Google評論應廢除

影音/Google「棒狀物鍵盤」他真的做出來了!「比電子琴還長」超驚人

休假不能玩!《英雄聯盟》進不去還陷入「重登遊戲Loop」 網怒:LOL炸裂了嗎

他搶玩三星Galaxy S23讚賞這款秒付訂金 店員告知3件事掀熱議

相關新聞

蘋果向百名主管秀AR/VR頭戴裝置 傳最快6月亮相

彭博新聞記者Mark Gurman在其「Power On」專欄指稱,蘋果(Apple)已經在Apple Park的一場內部活動中,向約100名主管職員工展示市場傳聞許久的混合視覺頭戴裝置,預計最快今年6月間於WWDC 2023期間對外發表。

一周數位爆報/5招查偷吃嚇壞人!進Meta沒事做爽撈575萬、小米魚缸半年免換水母湯啦!蘋果鐵粉遇三星即刻變心

沒時間看最新或最有趣的數位新聞嗎?跟上《聯合新聞網》腳步,帶你精選當周數位新聞,還有評分與評語讓你快速了解大小事。其他「一周數位爆報」這裡看。

上班閒閒沒事幹!她進Meta半年爽賺575萬 缺額現況曝光

一名Meta前員工出面分享自己在這家科技巨擘工作的經歷,她說自己在裡面每天沒事做,卻還是領了19萬美元(約575萬台幣)薪水,讓她超級驚訝。

激勵獎金改為「單次發放」Hold現金流!蘋果用3大特點避免裁員

在微軟、亞馬遜、Google、Meta均有裁員情況下,蘋果仍持續設法保留必要技術人才,而相關報導指稱蘋果從2022年夏季就持續透過成本控管、提高營運效率等方式降低非必要支出,藉此避免需要透過裁減人員精簡開銷情況。

2022年手遊市場收入三大科技巨擘狂佔64% 鄉民驚曝他們都是「收租仔」

手機遊戲不斷推陳出新,吸引大批玩家追隨,日前外媒揭露三大科技巨擘騰訊、蘋果(Apple)和Google光是(2022年)手遊收入就佔全球64%...

Apple Pay要進北捷了?內部資料曝光 2026年將開放、還有這3種支付方式

長久以來台北捷運支援 Apple Pay 之事一直都是只聞樓梯響的狀態,不過根據 INSIDE 所獲得內部資料,台北捷運已經為 Apple Pay 進行自動收費系統閘門電子主單元的公開招標!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