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不是和牛?日本推出「3D列印和牛」 還能客製化脂肪比例

人造食品已經不是新的話題,但「人造和牛」打破尊貴的和牛地位,美食饕客們怎麼看?
人造肉、人造牛奶、人造速食餐早已不是什麼新奇的消息,但你可曾想過稀有昂貴的「和牛」居然也能用「3D 列印」?
日本大阪科學家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最新論文,該團隊從和牛身上擷取了 2 種幹細胞,將其孵化後轉化成肌肉、脂肪、血管細胞,進而誕生了高脂肪的人造和牛牛排。
日本大阪科學家推出 3D 列印和牛,仿真大理石油花和牛牛排
除了從和牛幹細胞培植出人造和牛外,大阪科學家團隊更從日本知名「金太郎糖果」製造過程中找到啟發,金太郎糖果的製造過程以管狀設計、垂直切片形成一顆顆糖果,該研究團隊中論文作者 Michiya Matsusaki 表示,強化了 3D 列印技術並應用於實驗室培育的牛排技術,能控制並掌握複雜的肌肉結構,進而誕生出美麗的油花,而且還能細微調整「脂肪和肌肉的成分比例」。
和牛與一般牛肉的差異在於,其肌肉內的脂肪含量較高。現行牛隻畜牧生態來說已經造成過多的溫室氣體甲烷,所以轉而以牛隻、植物細胞培育的人造肉,在控制油花與脂肪分布的技術下,人造和牛的優異風味與口感具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
不過這也不是第一個致力於人造肉實驗的專門機構,早在今年 6 月時以色列就有間名為 Future Meat 的人造肉工廠在進行人造肉培育,而根據外媒 Futurism 的報告指出,該以色列工廠每個月可生產將近 1,100 磅(約 500 公斤)基因培育的雞肉、豬肉、羊肉,可見現行的技術改良下已經可以量產出一定規模的人造肉,製造與技術演化出修正肉品的油花、基因與脂肪未來是否有機會,沿用到人體或幹細胞的培育上,仍然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Archer,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INSIDE,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 鏡頭史上最大粒!iPhone 14 Pro Max真的長這樣 實體模型機比拚3重點
▪ 與病毒共存更愛趴趴走?錯!Google最新數據一次看 台人乖乖「類封城」
▪ 流量密碼?比爆乳鋼琴女神小P狂…她換裝貼薄紗秀驚人身材
▪ 不只明年iPhone 15推USB Type-C 蘋果還有5產品將掰了Lightning接孔
▪ iPhone手機殼藏新東西?蘋果專利曝光 秒變「神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