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量濃煙直竄天際!新北違章鐵皮工廠全面燃燒 大批消防人車搶救中

緩起訴恐沒了?黃子佼持7部未成年性影像 高檢署發回北檢續查

大陸宣布20日起對台「聚碳酸酯」徵反傾銷稅 經濟部回應了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是英雄

1978年12月16日《薪傳》首演夜。100位嘉義農專學生與雲門舞者舉著火把,站滿嘉義體育館的舞台。 (雲門基金會/提供)
1978年12月16日《薪傳》首演夜。100位嘉義農專學生與雲門舞者舉著火把,站滿嘉義體育館的舞台。 (雲門基金會/提供)

【撰文/盧健英】

小時候,每年除夕團圓飯前的一個重要儀式,就是看著父親小心翼翼裁了一條紅色長紙,然後用毛筆寫上:「河南范陽盧氏歷代先祖」,供飯、祭酒,然後送走「先祖」們。

1977年,我還在唸國中,這一年父親過世,那一條墨筆紅紙的祖宗牌位不再出現在團圓夜的客廳。「河南范陽」4個字移到父親墳頭的大理石立碑上,說明了父親是范陽人後來客家於福建永定的歷代子孫。

1978年中美斷交,喔不,現在政治正確說法應該是台美斷交,電視上出現砸雞蛋抗議遊行的新聞畫面,這是在連串的國際外交挫敗之後,最後一根打擊台灣的稻草,如果地球上只能有一個中國,但中華民國最好的朋友——美國,卻選擇了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怎麼能不群情激憤,長我4歲的哥哥邊看電視邊跟我說,我們很難再拯救大陸同胞,消滅萬惡共匪了。

在報紙一角,我看到雲門舞集《薪傳》首演的報導,海報上一群黑嚕嚕但眼睛炯炯有神看向遠方的舞者們,我記得報上有「祖先」、「唐山渡台灣」、「處變不驚」這些形容的字眼,然後與它擦身而過。

我還在繼續長大,在〈龍的傳人〉、〈青海的草原〉、〈鹿港小鎮〉及〈橄欖樹〉的歌詞裡迷迷糊糊地長大,在《夜行貨車》、《看海的日子》、《代馬輸卒手記》這些小說裡,懵懂地認識政治社會框架下人性的困頓,老百姓的矛盾與掙扎。我還是沒有好好去想過祖先跟我的關係,除了身分證上的祖籍註載之外。

1979年冬天,住在高雄火車站附近的我,目睹了軍警拿著一個小眼睛男人的照片在熟悉的街景裡出現,後來知道他叫「施明德」,再後來,在更多的新聞裡不停地注意到「動員勘亂時期」、「美麗島事件」斗大的新聞標題,而後者牽動了「動員勘亂時期」這個大帽子下,長達38年(1949-1987) 鐵板一塊的戒嚴令即將鬆綁。這一幕是解嚴的前奏曲,對有些人而言,戒嚴是一場黑色的夢,掉入了深淵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對三、四、五年級的戒嚴世代而言,戒嚴則是白色的夢,你可以自由地活著,但不能自由地思想著。

一群集體的清新力量

我及很多的我們,在當時還並不理解,當權者在課本裡以「祖先」定義了「我是誰」的框架,即使我從未去過河南范陽或任何一個課本裡的「故土」。當這些影響台灣存在感的危機接踵發生的時候,在校園裡外我已經感覺到社會裡有一種水已近沸點,但鍋蓋尚未掀開的氣氛,特別是《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總是氣勢龐然地刊出企劃型的編輯內容,新的文化人物、藝術文章,報導文學類型的開啟、還有艱澀的文化批評,我感覺有一群集體的清新力量正在跟「框架」走不一樣的方向,讀到了朱銘、洪通、陳達、阮義忠,李昂……我認識了雲門舞集林懷民。

1983年,雲門10歲,正在陽明山讀新聞系大三的我,已經是雲門的追星族,在台北市青年公園裡看過《小鼓手》、《廖添丁》,在報紙上看到這位在美新處演講,帶回西方當代最新的藝術實驗以及現代舞的照片及解說,看不懂,但沒關係,它們還在實驗,還在模模糊糊地長大,跟我(們)一樣。

《白蛇傳》看得懂,白蛇、青蛇、法海、許仙,林懷民把他們拉到了現代,扭動的身軀傳遞了強烈的浪漫、叛逆、恐懼與對立,不是戲曲,但音樂(作曲賴德和)裡都是傳統的聲響,那些聲響嚇人,好像在說話,那些聳肩縮腹的奇特身體,讓他們從戲本裡走了出來,跟我們平起平坐。最重要的是,他們繼承了文化系統,但性格上已脫離原來的框架。

而1983年我看到的《薪傳》呢?它天生就在說著「風雨生信心」的老掉牙故事,通俗到太容易懂了,它在嘉義首演前一天,我們這一「國」就在國際的外交遊戲裡出局了,舉國飄搖,國家信心被打趴,趕上成為集體情緒的一個出口,成為一張描繪這塊蕃薯地的新履歷,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自然成為論述與評論的焦點。

我的第一次《薪傳》經驗是在台北的中華體育館(1988年拆掉),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跟上萬人一起看現代舞,帶著新聞裡的傳說印象,還沒開演我的心就怦怦跳著,從開幕的點香祭拜,微光裡的點點香火,舞者褪去彩色的服裝,便蒙太奇地走入百年前的海上冒險之旅,時而劃天而過的叫聲,撕心裂肺的吶喊,齊心一致的呼嘿,伴隨著朱宗慶打擊樂團一陣陣令人揪心的鼓聲,穿風越浪,讓觀眾跟巨大白布下翻飛落下的生命,一起握緊了拳頭,每每當鼓聲安靜下來時,觀眾也宛如竭力後而必須在座椅上深深鬆口氣。印象深刻的是在〈節慶〉一折歡慶的紅色綵帶舞結束後,看到舞台落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長幅,全場觀眾宛如一起跑完馬拉松一般歡聲雷動。

老實說,這個到幕尾還有國旗歌助漲情緒的《薪傳》版本,當時我不甚滿意,但一直說不出來是什麼理由,讓我在積累一個晚上的滿眶淚水,鼓紅雙掌喜迎節慶之後,忽然有被拉回到現實的違和感跑了出來。有趣的是,後來重修的版本這一段就再也沒出現過。

衝撞框架 帶來思想的自由

自由地思想著,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從1970年代開始濛濛混混發出的集體渴望,延續到1980年代的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到文化界,黨外雜誌混雜著政治、文化、電影、甚至性愛等禁忌思潮,一期一期地擺在重慶南路書攤上,公館巷子裡的小書店,禁了再印、印了再禁。再後來,現代劇場加入進來,反共話劇大漢天聲式的作品,再也難號召觀眾,取而代之的是蘭陵劇坊、表演工作坊,還有藏身於大樓地下室的各式小劇場,改寫傳統、挑戰威權或直搗個體價值的各式作品。直到2003年雲門30周年再看《薪傳》,與同行聊起當年心中的遺憾時,才理解當年那個違和感可能出自於我膚淺的反骨思維,因為我其實就是在70年代這群充滿理想主義的知識分子,或實驗,或迂迴或集體衝撞框架而受惠的一代,可以自由地思想著。

事實上整個80年代開始,台灣社會便蘊釀著愈來愈活躍的思辯能量,1987年解嚴之後,故國標本漸漸留在黨國文獻裡,而外省本省混合的文化糾結、纏綿與共生成為台灣文化主體缺一不可的群像,一個漸已成形的文化自我。兩岸開放後,1993年雲門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薪傳》成為首選作品,對應於當年尚未從樣板戲主流審美風格走出來,也謹慎地摸索新的舞台語言的中國,《薪傳》既是台灣人的故事,也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故事,《薪傳》大量屈膝俯身在地上的身體,和樣板芭蕾的飛揚高昂截然不同,作品從「國」的視角移至「民」的視角,舞劇中沒有被壓迫階層的控訴,只有勞動、收穫與喜悅,在還沒有動車(高鐵)的年代,許多年輕學生騎了5個多小時的自行車,擠在門口看能不能幸運地得到一張票。那個文化現場爆漲著對台灣的好奇與文化仰慕的熱情,我記得在劇院門口一位剛跟我交換名片的男士對我說,「我想知道台灣跟中國有什麼不同?現在我知道了。」

在過去45年裡,《薪傳》全本在國內外演出共計174場,最後一次演出是2003年雲門30周年,台上是包括李靜君、吳義芳、周章佞等幾位如今大家都熟知的老雲門人,這一批人擔綱了整個1990至2000年雲門走南闖北成為一個品牌舞團的要角,《薪傳》去了許多西方城市演出,當去掉「中國」╱「台灣」國族認同的意識形態拉鋸之後,在國際舞台上,它回到「人」的視角,是很多家族都有的移民故事,為美好生命的嚮往而義無反顧,就像作物一樣尋找更好的陽光、空氣、水。更不用說《薪傳》在新加坡、菲律賓這些華人移民城市得到的共鳴,雲門舞集很快地便成為華人文化圈的的標竿地位。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3年3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薪傳」完售加開戶外場 林懷民:請用21世紀的眼睛來看

舞者肉身拚搏奮鬥 「薪傳」鼓舞年輕人突圍

《薪傳》全本演出彩排場 特邀前雲門舞者們一同欣賞

文化體驗教育展開展 林懷民籲關心偏鄉文化資源

相關新聞

工具 還是對手?——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的探索與角力

如果有隻鸚鵡能回答任何問題,我將毫不猶豫宣稱牠是智慧生物。 ――狄德羅(Denis Diderot) 信不信由你,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表演藝術的糾葛已超過百年——在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1920 年的作品《羅梭的全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機器人」(robot)一詞首度被用來描述這種外型似人,擁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與行動能力的機械;而劇作中機器人原本設計來服務人類,卻「覺醒」而導致人類毀滅的設定,也成了後世科幻作品對人工智慧的經典想像:從《2001 太空漫遊》的 HAL 9000 到《魔鬼終結者》的天網,機器一旦開始思考,毀滅人類似乎總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回顧科技舞蹈中的人╱機關係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我 「機器人」:劇場文本敘事如何想像AI與人機關係?

「劇場已經死了,托尼爾。你還不信嗎?」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它沒有死,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則是永恆的。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恆卻是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結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為人類觀眾創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並籍此展示了它的願景、理想和目的;而這些展示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對於物種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戲劇藝術,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其超越形式、技術和應用,甚至比現代大眾對機器之神的崇拜還要長久。雖然祂現在暫時被我們供奉,但仍被大眾所誤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