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安理會表決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美國1票否決 決議案失敗

肯亞軍方直升機墜毀!含國防軍總長10人罹難 總統悲痛證實

為拆415限電炸彈 台電每度12元天價買電…總座坦承天花板價

青年為何出走 藝術何以介入? 從藝術文化「社區總體營造」到「青年村落文化行動」的地方觀察

《咱ㄟ溝仔尾》 (陳佩芸/攝;施至謙/提供)
《咱ㄟ溝仔尾》 (陳佩芸/攝;施至謙/提供)

【撰文/楊富民(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文化組組長)】

近年開始出現移居與返鄉的風潮,這股風潮逐漸擴大,甚至影響許多青年。不過,當他們來到鄉村地區的時候,赫然發現,地方的文化能量、藝文資源遠遠比他們想像得還要豐厚;甚至長出與傳統認知的都會藝術有所區別,這背後有許多不同的脈絡,其中一個難以忽視的,即是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

另一種系譜——社區中的藝術、文化與表演

台灣的社造自1994年啟動,今日的文化部將社造政策分為1.0及2.0,其中前後各自包含兩期政策。社造1.0有第一期的社造始動與第二期的「新故鄉社區營造」,其中最重要的內涵,是凝聚對土地的認同、復振地方文化。

當時的工作面向,包含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充實鄉鎮展演空間、輔導縣市建立文物館藏等等。這些政策的實踐,幫助許多社區成立自己的文物館、典藏館,一步步完整社區文史的保存。其中一個最著名的案例,即是宜蘭二結王公廟的「千人移廟」。

二結王公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近200年左右的歷史,也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之一。他們在1990年代左右決議重建,但在社區營造的推動下,當時的宮廟管理委員和居民們共同討論,決定將舊廟整棟保存,並「橫移」至鄰近,原址另建新廟。於是為保存舊廟,他們花了4年的時間,逐漸將舊廟的地基挖出;直到1997年,號召近1,200名居民共同合力,用著粗大的麻繩權當拉繩,原木作為滾輪,一點一滴地拉動舊廟到新址。舊廟後來遂成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展示的當地宮廟的文化,以及社區營造的歷程。

第二期社造政策——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自2008年到2015年間,以社造行政化、社區文化深耕,以及社區創新實驗3大方向共同推動藝文社造。在社區文化深耕上,2008至13年間,產出文化保存記錄1,267項、影像記錄1,678卷,更是補助高達383場社區劇場。

383場的社區劇場少見於當代的藝術史中,也少有戲癮者知曉,甚至也非如我們想像中的「落地掃」或南北管那樣的農村戲劇系譜,它們不在黑盒子裡、不在舞台上,也不是由專門的演員演出,而是由社區的居民在晚上練習、排戲,並在廟埕與社區的活動中心廣場上展演;觀眾是鄰里、自己的孩子、父母,不圖能留在名為藝術的豐碑,只期待演出的過程中重新凝聚居民。

簡明而言,社造1.0、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的前20年,為地方文化累積了豐厚的能量與成果,並培養藝術文化發展的土壤。

藝術與文化行動衝擊農村

走了20年的社造,從1.0跨到2.0之際,整個台灣社會也面臨到巨大的轉變。其中的高峰,即是2014年3月的學運。太陽花學運反映出解嚴後成長的一代人,從教育、文化和思想上更加明顯地有別於上個世代,且呈現出新一代的青年們對社會、地方進行實踐的迫切渴望。

當年文化部因應青年的期盼,同年的8月,在社區營造政策下制定了以青年為主的實踐補助——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該計畫直接開啟一波青年返鄉於地方實踐的風潮。直至2022年的今日,仍然成為青年返鄉╱移居至地方最重要的補助資源。文化部希望該計畫能成為青年們的「第一桶金」,幫助他們在走向地方,「突破農村舊制,創造活水」。

第一屆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藝文扎根類的首獎,即由黃鼎堯的「優雅農夫藝文特區—青年藝文深耕展演計畫」獲得。蹲點台南土溝村6、7年的時間,他們在2013年承租下村落裡荒廢近30年的皮包工廠,邀請藝術家、農民,將2,000坪範圍的廠區打造為農村的藝文特區,展示裝置藝術、音樂表演,之後更名為土溝農村美術館,期望同時突破僵化的農村想像和藝術疆界,打造一個另類的美術館。

之後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除了各項地方實踐的支持外,對於藝術文化的支援也力道未減,包含曾持續數年的「回桃看藝術節」、後來建立永晝海濱美術館的基隆星濱山、嘉義著名的阮劇團,以及東部極具代表性的山東野表演坊等……成為扶植地方藝文團隊的最重要資源之一,甚至也如同最初的期待般「突破農村、創造活水」,例如2018年山東野表演坊團長尉楷參與的社區劇場——《咱ㄟ溝仔尾》。

溝仔尾,是花蓮的舊城區,在花蓮縣政府的規劃下,將舊城區重要的記憶場所填平,並將打造成一處行人徒步商業區,參考巴黎的「香榭大道」,以「日出大道」為名。這樣的建設在當時引起縣民們的軒然大波。但是,政策已然不可逆,《咱ㄟ溝仔尾》便成為花蓮市老城區重建後的弔劇。由曾經營過娼寮的後代演出風化區的故事、當地的里長拍攝宣傳影片,同時培訓在地的青年們成為演員,將過往的記憶濃縮成兩小時實地售票演出,讓親身經歷過老城歷史的居民在已然消失的場所中,號召整個縣民們的記憶。

青村計畫之所以成為近10年來藝文工作者與團隊實踐地方最重要的資源,原因不脫於以下幾點:一、重訂青年的年齡,從20歲跨域到45歲之間;二、首次以獎勵金的方式支持實踐。某種程度上也是公部門首次拋開「主計治國」的思維,用更信任的態度面對地方工作的實踐者,以「獎金」鼓勵青年們在地方的實踐,減輕青年實踐地方繁瑣荷重的行政與核銷工作。

最後一點,則是將高額的獎勵金提供給「個人」。過往的補助計畫,習慣將相關的資源提供給社區發展協會、法人團體、政府立案的相關機構。在傳統的思維上,會認為這些團體較具備所謂的「公共性」,以及「群體性」,並且擁有「認證」。然而,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直接將10萬至120萬間的獎勵金補助給個人,進一步擴大個體實踐社會的可能性。

以上種種,加上本文限於篇幅未能提及社造2.0推動的其他政策,在近10年,又幫助了青年持續地在地方創造藝文實踐的高峰。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3年1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金門古寧社區飄年味 邀請名家書寫春聯免費送

瑞芳吉慶里深耕防災有成 獲頒防災社區認證

治療新冠也有城鄉差異?社區醫不敢用藥 村醫「抗生素」4件套全上

彰化竹塘水環境教育園區「祂」揭牌 全體無異議通過

相關新聞

工具 還是對手?——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的探索與角力

如果有隻鸚鵡能回答任何問題,我將毫不猶豫宣稱牠是智慧生物。 ――狄德羅(Denis Diderot) 信不信由你,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表演藝術的糾葛已超過百年——在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1920 年的作品《羅梭的全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機器人」(robot)一詞首度被用來描述這種外型似人,擁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與行動能力的機械;而劇作中機器人原本設計來服務人類,卻「覺醒」而導致人類毀滅的設定,也成了後世科幻作品對人工智慧的經典想像:從《2001 太空漫遊》的 HAL 9000 到《魔鬼終結者》的天網,機器一旦開始思考,毀滅人類似乎總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回顧科技舞蹈中的人╱機關係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我 「機器人」:劇場文本敘事如何想像AI與人機關係?

「劇場已經死了,托尼爾。你還不信嗎?」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它沒有死,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則是永恆的。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恆卻是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結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為人類觀眾創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並籍此展示了它的願景、理想和目的;而這些展示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對於物種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戲劇藝術,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其超越形式、技術和應用,甚至比現代大眾對機器之神的崇拜還要長久。雖然祂現在暫時被我們供奉,但仍被大眾所誤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