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人物: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 黃雅君

採訪 / 田可亮
黃雅君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Central Saint Martin),為藝術策展與諮詢專家。2014年被指定為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之前,她曾擔任兩年的巴塞爾東南亞地區VIP公關經理,業務涵蓋印尼、大馬、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在國際藝術圈内佔有一席之地的她,是一位極具影響力且富有遠見的藝術專家,為橫跨亞洲乃至亞太地區的藝術領域做出了貢獻。
巴塞爾藝術展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藝術界人士及大眾參與其盛,博覽會三大據點:從1970年瑞士的巴塞爾興起、2002年首次著陸於美國佛羅里達的邁阿密海灘,更於2013年看準了亞洲市場而來到香港舉辦,提升香港在國際藝術圈的重要性。按慣例每年夏日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的藝術展盛會卻在今年,如同許多其他藝術界活動一樣難逃因應全球大流行疫情而被迫取消的命運。《亞洲藝術新聞》這一期為讀者特別專訪到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談談巴塞爾藝術展在這非常時期所採取的因應措施。
亞洲藝術新聞:我們為今年度巴塞爾藝術展大會取消一事感到遺憾。我們也充分了解這對貴組織來說是一項非常艱難的決定。是否可以請您分享是基於何種考量下,貴組織不得不採取這一步呢?
黃雅君:取消舉辦博覽會是非常煎熬的決定,而這項決定是在通過與許多巴塞爾參展畫廊、藏家、夥伴以及外部專家的充分磋商下做出的。主要考量因素,包括:與全球大流行相關的基本健康及安全風險、參展商和合作夥伴的財務風險、國際旅行的持續受阻以及瑞士聯邦委員會仍尚未定奪的大型活動環境的監管機制。
亞洲藝術新聞:在此恭喜您三月巴塞爾線上展廳圓滿成功!在這充滿挑戰的時期,首屆巴塞爾藝術展網上展廳就吸引了235家藝廊參與,更於7天內吸引了超過25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瀏覽。請與我們分享其成功的秘訣,並向我們細述您如何看待它以及參與者的反饋。
黃雅君:謝謝。我們為來自市場上各方畫廊的銷售,以及創建他們與現有和新買家之間的對話上都獲得積極反饋。線上平台提供了符合實務及合格的銷售線索與連接,以及強勁的銷售業績。總體而言,對於我們來說,為藝術界提供一個替代平台,使大家在這段時間內仍可以參與並保持聯繫,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亞洲藝術新聞:請問六月份第二屆的線上展廳是否跟前一屆有所不一樣呢?(例如:技術上的改進、功能性或其他方面)?
黃雅君:根據三月份第一版線上展廳收到的建設性反饋,我們為畫廊和公眾方面設置了新功能。這當中的例子,如讓用戶可以「點讚」並分享他們喜歡的作品。此外,現在可以將視頻嵌入每個藝術品展示中,從而讓畫廊可利用兩種不同的選項,例如發布作品的特寫鏡頭或是藝術家談論自己作品的相關短片。
亞洲藝術新聞:您覺得收藏家們的消費行為是否會在後疫情時期有所改變呢?換言之,他們的消費行為將與以前大不相同, 甚至因此引發藝術市場趨勢和收藏者偏好的一定變化?您是如何看待它?另外,也請您在此與我們分享COVID-19疫情對巴塞爾藝術展的影響。
黃雅君:在大流行之前,數位企劃已經在畫廊、機構和藝術博覽會中司空見慣。由於目前我們仍然處於旅行受限制的時期,因此,數位化發展的過程正在加速。根據最新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全球藝術市場的聯合報告,經銷商在線銷售中的57%是針對從未去過畫廊或親自見過經銷商的新買家而設的–這表明在線購買藝術品的買家已經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出現。
對於我們而言,現在知道COVID-19對藝術品市場的長期影響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以各種形式存在的線上平台如何繼續作為一種獲取藝術的渠道,對收藏家和大眾起到作用,也擴大了藝術的受眾。
我們不相信數位平台可以取代現實生活中欣賞藝術的體驗,但就目前而言,巴塞爾藝術展的線上展廳可以在藝術界人士還無法像以往那樣實體聚集的時候,提供了一個額外的機會來保持跨各大洲的聯繫。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