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疫苗像意外險 未必會發生.但發生可降低疾病嚴重度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

嬰幼兒除了要按時接種公費疫苗,還有一些疫苗需要父母自費接種。這些自費疫苗所要預防的疾病,有的很常見,有的發生率雖不高,可是一旦發生,非死即傷。不妨把自費疫苗當意外險,萬一不幸碰上,可藉由疫苗提供的保護力,降低疾病對健康的影響程度。

雖然國家提供嬰幼兒接種的常規疫苗,可說是居亞洲之冠,但還是有部分疫苗需要家長自掏腰包。

翻開《兒童健康手冊》的「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清楚標示了各種疫苗的接種時程,這些都是所謂的「公費疫苗」,最後一頁是「自費疫苗」,上面羅列了輪狀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滿4~6歲追加第二劑)與減量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滿11歲以上,一劑)等三種。

事實上,以滿兩歲的寶寶來說,還有其他的自費疫苗可考慮接種,包括:六合一疫苗、肺炎鏈球菌第三劑、腸病毒A71型疫苗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等。

納入公費疫苗有條件

為何不是所有的疫苗都是公費?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監事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目前疫苗基金的財務高度仰賴菸品健康福利捐之挹注,在經費有限的狀況下,對於納入新的疫苗,必須經過疾管署的討論、評估,並通過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會(ACIP)決議,依照經費負擔,依序排入時程」。

黃玉成醫師指出,是否疫苗納入公費接種,必須考量的面向包括:疫苗所預防疾病的盛行率與嚴重性、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還要從經濟效益分析疫苗效益、風險及資源分配,簡單說,就是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發揮疫苗最大的效益。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因此,在層層考量下,公費疫苗的施打對象有一定的排序,從高風險族群開始,然後,逐步增加施打對象。以肺炎鏈球菌疫苗為例,102年優先實施2~5歲幼童接種一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103年提供1~2歲幼兒接種,104年起列為常規接種(分別在2、4個月大及1歲)。

不過,原本需自費接種4劑的肺炎鏈球菌疫苗,納入公費疫苗後,變成3劑,黃玉成醫師表示,「評估4劑與3劑的保護力差異不大,且參考歐洲國家接種3劑的成效,在經濟效益的考量下,公費疫苗以2+1施打時程推行」。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自費疫苗強化部分疾病的保護力

如果說公費疫苗提供了基本的保護力,自費疫苗則可視為強化預防某些疾病的保護力,尤其隨著醫療生技日益精進的發展,不斷研發出新的疫苗,讓更多疾病得以被預防。然而,在政府財源有限的狀況,以及諸多因素考量下,未必能很快納入公費施打的範疇內,因此,有意願接種的人即需要自費接種。

由於孩子的成長不容有意外發生,愈來愈多父母願意自費接種疫苗,為孩子強化健康防護網,黃玉成醫師以輪狀病毒疫苗為例,隨著自費接種率日益增加,進而降低了輪狀病毒的感染率,「可將自費接種疫苗視為買意外險的概念,意外不一定會發生,但發生時,意外險提供的保障能降低意外造成的影響程度。藉由疫苗的保護力,預防疾病的發生或是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

雖然幾種自費疫苗打下來,算得上是一筆支出,但若能給孩子多一層保護,總是讓父母多一點安心!

※原文刊載於2024年07月號《媽媽寶寶》449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30673

※延伸閱讀

3種疫苗預防腦膜炎病原,降低死亡風險與嚴重後遺症

流行性感冒與感冒大不同!接種疫苗為預防併發症最有效方法

【更多內容都在2024年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好甘心」診所違規替541志工打AZ 挨罰200萬打官司結果曝

交保後再犯...屏東業者涉走私販賣禽流感疫苗 遭屏檢起訴

屏東查獲走私不法禽流感疫苗 屏檢起訴4人

醣基預防性細菌性疫苗 CHO-V08 向 TFDA 提出一期臨床申請

相關新聞

用關鍵字 一鍵解決爸媽育兒痛點

媽媽寶寶mombaby網站,透過自動化貼標服務,全面升級網站。針對目標受眾傳達正確育兒知識,深化服務,在少子化的時代,讓爸媽們在育兒這條路上有更多知識的協助,對於生子育兒,更有信心!

過節睡眠全攻略 對症下藥.讓寶寶睡好覺

每到年底,不免因為參加聖誕節、跨年等聚會,而讓全家晚睡,導致寶寶經常處於過於疲累的狀態。面對這些問題,爸爸媽媽又該如何調整寶寶的睡眠呢?

哺乳媽媽輕鬆動 以最佳狀態照顧寶寶

產後,很需要藉由運動修復與適應身體和生活的改變,才能以最好的狀態照顧與陪伴孩子。從低強度運動開始進行,再慢慢根據身體狀況調整運動方式與強度。

爸爸比媽媽更適合育嬰假 照顧孩子不是能者多勞

一般人的觀念,總是媽媽比較會照顧孩子,要請育嬰假的話,應該是媽媽提出申請。然而,育兒不是誰做得最好,就由誰去做,而是關注有沒有能力做到即可。其實育嬰假期限是小孩3歲前,剛好是爸爸最能發揮能力的時候!

生完容易產後尿失禁? 及早治療.改善成效佳

有些問題看似不危及生命,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相信「尿失禁」一定高居榜首!不少人從懷孕後期就開始有此狀況,產後六週理當可自行恢復,但也有人未能恢復而飽受困擾,卻又不好意思就醫。請不要羞於啟齒,其實這個問題愈來愈受重視,只要積極就醫,一定有辦法獲得改善!

孕期痠痛無處不在? 適當休息.享受美好懷孕時刻

孕育新生命充滿美好及希望,但對於女性來說,即使滿懷期待新生兒的到來,仍不免要承受孕期的種種不適,考驗著孕媽咪的生理及心理狀況,特別是身體的各種痠痛,又該如何一一緩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