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少一點 健康多一點 調整飲食型態可減鈉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國泰醫院營養組副組長賴秀怡營養師】

鈉,為人體重要的電解質,也是維持生理正常機能的必需營養素,但攝取剛好就好,攝取太多,對健康的影響不小。

偏偏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很容易攝取過量的鈉,而這正是造成高血壓的主因之一,同時,可能增加後續罹患心臟病、中風的風險。因此,如何減少過多的鈉,值得大家注意!

依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的鈉總攝取量則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6公克鹽),國泰醫院營養組副組長賴秀怡營養師表示,「現實生活中,成人普遍有鹽攝取過量的問題,連帶鈉的攝取量也超標」。

鈉攝取過量,引發的問題不容小覷!她說,由飲食中吃下過多的鈉鹽,是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於高血壓的患者,必須以控制鹽分的攝取做為限制指標的主因,否則血壓控制不良,將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長期攝取高鹽分也會增加腎臟、肝臟的代謝負擔,並容易造成鈣質流失,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此外,「含鈉量高的食物,大部分熱量也高,將衍生肥胖的問題」。

減鈉這樣做

為了健康,減少鈉的攝取有其必要性!賴秀怡營養師指出,透過飲食習慣的改變,有助減少鈉的攝取,方式如下:

少吃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一定有鈉,且含量不低,要完全不吃有一定的難度,就只能減少吃的份量了。她提醒,「常見不少孕媽咪用各種加工食品當作點心,建議改用牛奶、水果,避免增加鈉的攝取量」。

然而,有些隱藏版的高鈉食物常被忽略,更是需要注意食用的頻率,如:麵條、麵線、麵包、吐司等,可說是大家常用來取代白米飯的主食,「麵條的口感Q彈,是因為加了鹽,愈細的麵條,添加的鹽量更多;麵包、吐司以奶油增加軟嫩口感時,奶油含鹽量高,都在無形中,讓人們吃進不少的鈉」。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賴秀怡營養師強調,「不少人誤以為吃飯不健康,而改以麵食當主食,卻吃出更多的健康問題,比起麵食的高鈉量,白米飯才是健康食物」。

多吃蔬果

不少蔬果富含鉀離子,有助腎臟將多餘的鈉離子排出,「多吃蔬果有益健康,當然蔬菜的攝取量要多過水果,畢竟水果有糖分高、熱量高的問題」。賴秀怡營養師提醒,蔬果直接吃,能獲得多種營養素,打汁容易流失營養素,又有食用過量的問題」。

改用香料提味

烹調時,可使用天然辛香料,如:蔥、薑、蒜、香菜、檸檬等食材,以減少鹽與調味料的使用。

她建議,「調味的鹽巴最後再放,讓菜吃起來有味,又不需要用太多鹽」。

少沾醬

由於一般料理已有一定的鹽量,再額外吃沾醬,鈉的攝取量一定破表,賴秀怡營養師表示,「用食物表面沾取醬料即可,應該是吃食物配醬,而不是醬配食物吃」。

少喝湯

國人愛喝湯,但湯的含鈉量普遍不低,你知道嗎?賴秀怡營養師指出,「一鍋湯要有味道,鹽量一定不會少!熬煮多時的高湯,鹽量更高」,火鍋湯、關東煮的湯,都有驚人的鈉含量,因為湯頭本身有用鹽巴調味,湯裡的材料也少不了鹽巴,和在一起煮,互相釋出又吸收,湯頭更有味的同時,鈉含量也不知不覺進到肚子裡,「真要喝,頂多喝個半碗就好。湯麵的話,吃麵不喝湯」。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養成看營養標示的習慣

選擇市售包裝食品時,務必記得先看營養標示,才能了解食品的含鈉量,並計算一下當天還有多少額度。她表示,「依照法規,包裝食品都要標示出鈉含量」。

※原文刊載於2024年02月號《媽媽寶寶》444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9316

※延伸閱讀

體重總是下不來?有可能是你「吃太鹹」了!想減鈉就「這樣吃」

天冷吃火鍋該注意什麼?營養師揭最重要一事避熱量+高鈉陷阱

【更多內容都在2024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失智病人經吞嚥訓練後 撤除鼻胃管 讓病人免除受苦

紅茶、那提及美式咖啡,哪杯咖啡因高?一圖看懂咖啡因及熱量含量

狠甩「過年肥」!營養師「減脂食譜」3重點大公開

年菜反覆加熱不利健康?營養師建議「菜餚應分裝」

相關新聞

兼具診斷與治療的子宮鏡 慎選專業醫師.做好術前溝通

婦科檢查種類多,若是針對子宮內部狀況,很常運用子宮鏡檢查,如同胃鏡、大腸鏡檢查一樣,將細長的內視鏡深入子宮腔內探查。子宮鏡不只是檢查工具,也能做為治療之用。雖然大多數的子宮鏡檢查及治療都能安全地進行,但也不是全無風險,接受子宮鏡檢查或手術時,若能慎選具有相當經驗值的醫師,可減少發生問題的風險。

高齡產婦注意胎動.預防早產

懷孕、生產本來就充滿風險,高齡產婦所面臨的風險更是高於一般人,而且年齡愈高,風險愈高!當前,不只高齡產婦的人數愈來愈多,所謂「高齡」的歲數更是愈來愈高,進而讓「高危險妊娠」已成普遍現象,不僅僅讓產科醫師的挑戰更大,挑戰的難度也大幅增加。為了降低懷孕、生產的風險,孕媽咪與產科醫師合作絕對是必要之舉!

洪小鈴生了!兒童節公布女兒正面照! 產後最怕「產後憂鬱」,有神隊友張天霖就不怕

洪小鈴和張天霖愛的結晶誕生!在兒童節這一天,洪小鈴公布女兒的正面照,也在產前《媽媽寶寶mombaby》雜誌拍攝的封面故事中,透露對小寶貝的期待。

朝聖教我們的事 帶著三個小孩走西班牙朝聖之路

一個人朝聖已經夠困難,再加上三個孩子呢?帶著三個孩子辛苦走了七、八小時甚至更久的路,卻連晚上睡哪裡都沒著落……這是一段強度超高的旅行,卻也帶給她和孩子許多的收穫。

如何讓2025年的家庭財務更有目標? 5步驟復盤資產狀況

回顧過去一年的財務管理情況,並為2025年設定更具挑戰性和可行性的財務目標,是能全面檢視家庭財務健康、優化財務結構的過程,也讓家庭生活更美好。

2025設立家庭睡眠目標3守則 讓全家大小一夜好眠到天亮

父母與孩子都要先有充足睡眠,才有精力開拓精彩的人生。睡眠顧問將在本文深入探討如何在2025年,幫助父母與孩子一起設定睡眠目標,讓全家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