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迷你汪「天生睿智微笑」搞笑照瘋傳 開朗個性背後竟藏悲傷內幕網全哭了

LINE免費貼圖3款!「動動貼圖」做完任務就能拿 貓貓狗狗超Q又實用

高雄地面塌陷!混凝土車壓垮水溝蓋 整輛車陷入翻覆畫面曝

複雜的親情 剪不斷理還亂 不良親戚也該斷捨離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賽心姬】

過年時,您有害怕或不想見到的親友嗎?真正的親情,能讓人感到有歸屬感,反之,被以「家人之名」強迫執行不願做的事情時,就像背負沉重的包袱,此時,就該適時地做出親戚間的斷捨離,但該如何做呢?

新春過年,免不了在「走春」時會遇到一堆親戚,有些人平時本就熟識,有的雖然平日裡沒什麼交情,但相處上卻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有些則令人非常「反感」,在生活中,以「家人之名」,對他人的家務事指手畫腳,不免令人大感困擾。

不是每一位親人都是家人

其實這些慣於以「家人之名」行事的親戚,可能也談不上什麼感情,倘若不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係,對於這些人最好還是保持距離、敬而遠之,慢慢地互不聯絡為宜。這邊就提出2種打著「家人的家人」旗號,為所欲為的實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1.借錢、賭錢

公公曾跟我們分享,他年輕時都在忙著打拚賺錢,妹夫時常以「急用」的名義向自己借錢,一次兩次還好,但常常是今天還一萬元,明天立馬要再借兩萬元,以此類推沒完沒了,一陣子之後索性就不再借了。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2.裝神弄鬼

朋友曾遇到親戚假冒神明之名來訛詐錢財,先是騙阿嬤需要花五位數的金額來消災解厄,之後,又提高到六位數才能徹底解決,並直言只要拿不出錢來,就是家人對長輩的不孝。

信仰宗教是個人的事,不要去影響到別人,神明是安定人心,而非擾亂人心!利用鬼神之名,干涉別人的家務事,或說「孩子出生後,三年都不能回娘家」等類似言論,也非有教養之人說出的話!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認清真正的親戚.遠離強加的親情債

我們能篩選值得交往的朋友,遇到人品差的人時,也能選擇從此不再來往,但身邊的親戚卻無法篩選,因為在一出生或因結婚就註定了「家人」關係,但這些「家人」,並不全部等同於「親人」。

真正的親人是能相互關心、真誠以待的關係,而不是藉著血緣,進行道德綁架、不孝勒索、對金錢予取予求,這些均已超越親戚之間的界限。面對品行低劣的親戚,與其增加矛盾或摩擦,影響到安寧的生活或婚姻關係,還是保持適當距離、敬而遠之方為上策!

仗著「家人」的家人身分四處下指導棋,說得理所當然,但聽者卻不以為然,有些時候,我們礙於晚輩的身分,不得先低聲忍讓,但事實上,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底線,等到哪天換我們自己能作主時,自然會好好地「斷捨離」這些親戚關係!

※原文刊載於2023年11月號《媽媽寶寶》441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8567

※延伸閱讀

孩子處在愛比較的親戚之間,怎麼協助孩子面對呢?

退出親戚LINE群組的藝術:既然平時不發言,就勇敢退群!

【更多內容都在2023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唐綺陽星座運勢週報:雙魚職場遇勁敵壓力大 巨蟹感情不對快斷捨離

年底清家裡!整理物品前自問五大問題 更能成功「斷捨離」

唐綺陽星座運勢週報:雙子職場有貴人運 天蠍感情別陷自憐

侯佩岑IG洩情緒 坦言:婚姻關係每天都有狀況

相關新聞

愛與生命的雙重饗宴 洪詩:「孩子的到來雖然不在我小時候的計畫 卻真真正正地存在於改變計畫後的人生裡」

有異於溫柔的外表,酷愛露營、到各地旅遊的洪詩,懷孕後,仍然與老公李運慶持續解鎖不同的旅途、各地特色民宿,並不斷於社群軟體、YouTube頻道分享各式旅遊新知、孕期二三事,宛若我們身旁的貼心閨密……

朝聖教我們的事 帶著三個小孩走西班牙朝聖之路

一個人朝聖已經夠困難,再加上三個孩子呢?帶著三個孩子辛苦走了七、八小時甚至更久的路,卻連晚上睡哪裡都沒著落……這是一段強度超高的旅行,卻也帶給她和孩子許多的收穫。

如何讓2025年的家庭財務更有目標? 5步驟復盤資產狀況

回顧過去一年的財務管理情況,並為2025年設定更具挑戰性和可行性的財務目標,是能全面檢視家庭財務健康、優化財務結構的過程,也讓家庭生活更美好。

2025設立家庭睡眠目標3守則 讓全家大小一夜好眠到天亮

父母與孩子都要先有充足睡眠,才有精力開拓精彩的人生。睡眠顧問將在本文深入探討如何在2025年,幫助父母與孩子一起設定睡眠目標,讓全家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同志家庭如何迎接哺育生活? 泌乳顧問提供實際支持與溫暖陪伴

隨著「同性婚姻法案」生效,同志伴侶組成的家庭逐漸增加,但在育兒與哺乳支持方面,仍有未被充分理解或滿足的需求。泌乳顧問可憑藉專業角色,成為家長們的後盾。

善用兒童發展篩檢 不錯過黃金療育期

國民健康署於民國113年7月1日起,針對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發展篩檢服務,你知道這與過去有多麼不同嗎?對孩子的幫助又有多大嗎?全新的發展篩檢服務上路半年,已可見到不錯的成效,除了讓確實有發展遲緩的孩子及早接受療育,更希望對於篩檢處於「淺灰色區」的孩子,得到多一點的關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