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雙好鞋.有助寶寶足部發展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游品姍 採訪諮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劉國正】

家長在幫寶寶挑選學步鞋時,通常會有哪些考量呢?一雙好的學步鞋,除了能妥善保護孩子的雙腳外,更能夠有效幫助其足部發展,因此,選購時,除了外觀之外,其實材質與尺寸,更是必須慎重考慮的要點。

一般而言,寶寶9個月大時,便會開始摸索、扶牆走路。但是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不盡相同,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劉國正提醒,有些孩子可能7、8個月大就出現站立的情形,這個時候的活動範圍還是以室內為主,若是過早給他們穿學步鞋,可能會限制其足部的肌肉發展,「光腳踩地」,反而可以藉此刺激寶寶的神經系統,並訓練他們腳趾頭的抓地力量。

學步鞋.學走鞋挑選時機

通常寶寶開始穿學步鞋的階段,大約落在9個月大~1歲半間,隨著他們的成長發展,到了1歲半後,需要選擇鞋底更為穩固的學走鞋,對此,劉國正醫師有以下說明:

1.學步鞋階段(9個月大~1歲半)

此時期的寶寶主要還是由爸媽來協助練習行走,活動場地多為室內,因此,建議還是要以「光腳不穿鞋」為主。如果真的要讓他們穿鞋,可挑選防滑、舒適、柔軟、輕量的鞋子。

2.學走鞋階段(1歲半~2歲半)

幼兒1歲半時,多已漸漸能獨立行走,但由於家長剛放手讓他們自己走,步態仍不穩,挑選鞋子應選擇比學步鞋的鞋底稍厚、更具支撐性的鞋款為主。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購買學步鞋3要點

學步鞋最大的目的是用來保護寶寶的腳部,避免其在行動時受傷,對於父母購買時的準則,劉國正醫師提出3點建議:

1.透氣度高

嬰幼兒的足部十分容易流汗,在鞋子的挑選上,應選擇具有高透氣度的鞋款幫助腳底排汗,避免選購較低透氣性的皮質製品。

2.軟硬度剛好

父母在選購時,可試著將學步鞋的前頭及後端扭轉,軟硬適中的款式應是屬於前後能稍微扭動,卻不易變形的狀況,若是發現連鞋子的前、後端都無法扭動,可能就代表鞋體過硬,並不適合孩子穿著。

3.鞋子大小適中

許多父母認為寶寶生長速度過快,在購買學步鞋時會選擇稍大的尺寸,但劉國正醫師提醒,過大的鞋款,容易讓腳底因抓地力不夠、腳掌方向不對,產生走路不穩的情形;過小,則會讓腳部因長期受到擠壓而有腫脹、發炎,甚至是關節變形的狀況。他強調,選購尺寸適中的學步鞋才是正確的抉擇。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購買符合寶寶的尺寸很重要

家長在幫嬰幼兒挑選鞋款時,應選擇在下午或晚上購買,因為在這個時段,雙腳會比早上稍大一些,可說是最好的買鞋時機。

量測寶寶的腳長時,應請小朋友將腳平放至測量的紙面上,「以最長的腳趾頭開始,直至足部的最後凸點」為量測範圍,試穿鞋款時,也應在最長腳趾前端預留半公分或一個指幅的空間,行走時才會是最舒適的狀態。

※原文刊載於2023年09月號《媽媽寶寶》439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8051

※延伸閱讀

幼兒常見足部5大問題!扁平足、W坐姿、內外八…,爸媽最焦慮的就是這個

寶寶學走路要穿鞋嗎?赤腳走路可刺激足弓養成

【更多內容都在2023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鄰居嫌吵砍死高雄夫妻 2男童逃過毒手...驚惶衝管委會求救「13樓阿伯殺的」

Netflix《假面女郎》 三個應該避開的親子關係地雷,不讓暗黑悲劇反覆上演

父母十大碎念金句出爐 保誠人壽建議提升親子關係妙招

想逼死誰?XS女裝「限10公斤」才能穿 內行人揭店家心機內幕

相關新聞

複雜的親情 剪不斷理還亂 不良親戚也該斷捨離

過年時,您有害怕或不想見到的親友嗎?真正的親情,能讓人感到有歸屬感,反之,被以「家人之名」強迫執行不願做的事情時,就像背負沉重的包袱,此時,就該適時地做出親戚間的斷捨離,但該如何做呢?

《倒數婚姻》編導黃致凱的自我提問:曾經相愛 支撐過彼此夢想的兩個人 愛情是怎麼被消磨掉的?

劇團「故事工廠」成立十年了,在10月推出了他們的十週年作品《倒數婚姻》,帶觀眾去看一對即將離婚夫妻。

希望孩子可以抱持堅強的信念 瑞莎:堅強才能更快樂

水汪汪的大眼睛、白皙細膩的肌膚、輕柔的嗓音、完美的身材比例……有如精緻的芭比娃娃,是大眾對於瑞莎的第一印象。 來台14年的她,因為有顆熱愛台灣的心,而在這落地生根。2016年誕下可愛的大寶貝Nika,又在全家人的期盼與希望之下,2020年再度迎來小寶貝Mila,躋身雙寶媽咪的瑞莎,不只有了更多的愛與勇氣,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嬰兒推車選購寶典 符合育兒需求最實在

有了寶寶後,舉凡奶瓶、包巾、尿布等等,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嬰兒用品,而推車更是每個家庭必備的育兒利器,不僅能減輕爸媽雙手的負荷,出門在外也不用擔心寶寶的人身安全,讓全家人在一起的親子時光更輕鬆自在!

你是孩子的工具人嗎?表象下潛藏的社交互動問題

孩子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找爸爸媽媽嗎?其實從社交互動,可以看出孩子發展的端倪。

兒童內分泌科看什麼?成長發育需要專業守護 性早熟治療非這科不可!

隨著父母愈來愈重視孩子的身高與性早熟的問題,讓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在這幾年變得很夯!或許父母覺得兒童內分泌科很難掛到號,沒錯!全台領有兒童內分泌科專科證照的醫師為數不多,過去,多在醫學中心服務,如今,部分醫師走入基層診所,雖然看診內容有所差異,但共同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的初衷卻是相同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