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犬影響範圍「北擴」!陸警再增4縣市 花東、南部衝擊最大

美對陸晶片出口管制將擴大 限制取得晶片製造工具、堵AI晶片漏洞

上幼兒園幫助孩子語言發展?做好入學準備更有效果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BaeGo培果教育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有些父母認為當孩子出現口語發展緩慢的狀況時,只要將他們送到幼兒園,讓同儕彼此相處、模仿,孩子們自然而然就學會說話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小孩都還不會說話,適合上幼兒園嗎?雖然有點擔心,但應該去了就能學會吧?」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適合促進語言發展的方式也不一樣,家長該如何去幫助他們?

群體生活.有助孩子語言互動

對孩子們而言,幼兒園是重要的成長環境與階段,透過學校內部的活動與課程,以及和同學、老師的互動,的確可學習到許多知識與技能,其中也包括語言能力的發展。

家長可先行了解上幼兒園對於語言學習的幫助、優點,未來評估是否要讓孩子上學時有更具體的憑據。

1.不熟悉的溝通對象

與家人相比,幼兒園的溝通對象較不了解小孩的喜好或需求,因此孩子需要想辦法該如何表達,讓對方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2.規律的作息

在幼兒園裡,孩子們會在固定的時間吃飯、午睡、玩耍等等,這種有規律的生活方式,也因為可預期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能幫助孩子更將精神專注於學習上。

3.提供重複練習的機會

在校園中,孩子能重複接觸到相似的字句,例如:早上打招呼、用餐時的禮貌用語、課堂上的指令等。透過反覆接觸這些字句,可逐漸熟悉語言的用法及結構,並在情境中自然且屢次地練習聽與說。

4.可模仿同儕的言行

同儕示範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並提高他們的口語能力。在與同學互動時,也會更有自信地使用新學到的詞彙和表達方式。

5.較多語言輸入跟互動

在幼兒園中,課程上的唱歌、玩遊戲等不同的學習活動,讓孩子們有更多元的練習機會,進而提高他們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6.不同於家中的特定情境

有些詞彙或句子,多只會在學校出現,例如:「把紅色的碗從餐袋拿出來」或是「先去上廁所、洗手,然後再到教室門口排隊」這些幼兒園限定的高頻詞,在家中較難接觸到,需要在特定的情境跟場合才有機會學習。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孩子上學前.家長先做3準備

幼兒園的環境對語言發展的確有正面的幫助,但並非每個孩子都適合,若小孩的語言或社交能力,和入園後所具備的能力差異過大,也無法融入學校活動和同儕好好相處。

此舉易造成孩子可能因為在陌生環境中的挫敗經驗,而感到焦慮,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學習效果。建議在孩子入園之前,可以先練習、培養一些生活技能,在進入幼兒園後,能更好地適應新生活:

準備1.有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能夠自行吃東西、喝水、洗手、穿脫鞋襪與衣物等等,若無法獨立完成,也能接受他人輔助完成這些動作。

準備2.聽懂簡單的口語指令

能理解常見的要求,或是兩步驟的指令。

準備3.社交互動能力

孩子要能夠與同儕交流、分享、輪替、等待,不抗拒與其他同學相處,或是能接受離開家長一段時間,去進行自己想做的活動。

另外,提醒三個入學幼兒園的最佳時機,家長也能一併列入參考:

1.當家裡沒有人能幫忙照顧孩子時。

2.小孩互動的對象少,且沒有同齡的對象能夠模仿,導致說話或社交發展較慢。

3.孩子在家中能接收到的語言輸入或是互動不足。

※延伸閱讀

【培果教育專欄】掌握7技巧.和孩子有效語言互動,簡單的對話就是教材

【培果教育】孩子語言發展遲緩,還是大雞慢啼?男孩出現語言遲緩問題的機率是女孩的3倍

【完整內容請見2023年0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議員曝入學資訊網站個資外洩 北市教育局:13日晚間己修復

合作生波?美國未核准我今年派員就讀海岸防衛學院名額

申請入學二階下周開跑 確診生「1條件」適用應變方案

230名學生申請入學誤入專輔學校 技職、高教停招不同調

相關新聞

大富翁的財商課 讓孩子從遊戲了解基礎理財觀念

你玩過「大富翁」嗎?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富豪,但是若只單靠微薄的薪水,可能不足以支撐這個夢想。有意讓財產早日達成自己的目標,適當的投資、置產是最好的方式。

成為媽媽之後 有好好跟自己對話嗎?

之前都在專欄分享心理學上的知識,幫助大家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心法,而這個月的文章,想來談談「媽媽界學姊」的心情,希望能讓每位母親感到被理解、獲得共感,繼續快樂地育兒下去。

選擇一雙好鞋.有助寶寶足部發展

家長在幫寶寶挑選學步鞋時,通常會有哪些考量呢?一雙好的學步鞋,除了能妥善保護孩子的雙腳外,更能夠有效幫助其足部發展,因此,選購時,除了外觀之外,其實材質與尺寸,更是必須慎重考慮的要點。

世界一改變.孩子就崩潰嗎?練習如何擁抱彈性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固著的行為,但有「固著行為」的孩子,經常因為改變而感到不安,該如何幫助他們?

幼兒園老師也怕餵錯藥 請父母務必遵守託藥規定!落實「生病者不入園」需要配套措施

一度引起軒然大波的新北幼兒園餵藥一事,雖已落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此事不只造成家長的恐慌,更讓所有幼兒園老師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只是大家可曾想過,協助餵孩子吃藥並非簡單的事,特別是在疾病流行期,一班同時有好幾個孩子排隊吃藥,對老師而言,是多麼沉重的責任啊?

學會5招 孕期水腫退散!小心病理性水腫 避免惡化為子癇前症

懷孕本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變胖也就罷了,如果再加上水腫,身體痠痠脹脹的感覺真會讓人吃不消。雖然懷孕有水腫算正常,但還是有方法可改善,倒是要小心有的水腫是疾病症狀,需要就醫治療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