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用5力.成長更順利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伊甸基金會婦幼家園主任吳宜霖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雖然父母是天職,但要做得好,卻是需要學習的!有這麼一句廣告詞,「我是當了爸爸後,才學會當爸爸的。」讓不少人心有戚戚焉。不只是爸爸要學習,其實媽媽也在學習,一起學習,共同參與育兒,將讓孩子有更好的表現!

寶寶出生後,所有的吃喝拉撒睡,都仰賴父母的悉心照顧,大家莫不從手忙腳亂開始,但藉由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多能讓這些技能進階到熟練。不過,即使照顧孩子生活大小事的技能已經熟練,父母依然擔心孩子的成長遇到困境,特別是一旦發生,大部分的家長總是處於束手無策且孤立無援。

以5力蓄積育兒能量

為了孩子在日後能夠有更好的發展,爸爸媽媽都必須對自身親職角色有清楚的認知,而這正是透過不斷學習而來的!伊甸基金會婦幼家園主任吳宜霖指出,對孩子的成長而言,育兒家庭需要具備以下5大能力:

能力1.溝通力

從孩子只會以哭泣表達需求,到開始經歷探索期,什麼都好奇,卻也什麼都習慣說「不要不要」,很多時候總讓父母不知所措,她表示,「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預想應對的策略,有助建立與孩子溝通的管道」。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然而,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孩子是感性的動物,但認知發展還無法跟上情緒變化,也就是難以把自己的狀況好好說出口,當然,父母也無法與其說道理,吳宜霖主任提醒,面對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父母應把握「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原則。

能力2.自信力

「面對所有問題時,父母要先控制好自身情緒,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狀況」,此舉避免讓慌亂的心情做出錯誤的判斷,進而影響了決定。心情穩定,臨危不亂,並以積極正向的態度,有助做出正確的判斷,也同時讓孩子感受到安心。

能力3.學習力

吳宜霖主任指出,「懂得更多,可讓自己更有自信。特別是第一次當父母,需要了解的育兒資訊很多,幫助自己迅速掌握育兒可能面臨的種種狀況」。比起爸爸,媽媽更早就有自覺要提升育兒的知能,確定懷孕後即開啟了學習的模式,她提醒,「知能的提升需要父母一起努力,方能互相支持」。

由於育兒教養不是媽媽一人的責任,吳宜霖主任補充,「為了喚起父母共同擔起責任,我們都用『父母』或『爸媽』,而不是只對『媽媽』喊話。不過,從這幾年的狀況來看,明顯感受到父親的參與度比以前提升不少」。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能力4.決策力

育兒過程中面臨困境時,父母應能當機立斷主動向外尋求資源,例如: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狀況時,可適時求助醫療、社會的資源;即使是一般的教養問題,也可向老師、保母或托嬰中心托育人員,以及教養相關專業人士諮詢,尋求家庭支持的資源力量以度過難關。

吳宜霖主任觀察到,有些發展遲緩的孩子是被年輕的阿公阿嬤發現,並主動帶來就醫,「很高興長輩用正確的認知幫忙子女帶養孫兒輩,讓孩子及早接受療育」。

能力5.影響力

雖然孩子是自己的,但不表示要關起門來自己教,她建議,「各地親子館有不少為親子規劃的活動,父母應多把握機會參與,或是帶孩子到共融公園玩,藉由與其他家長的交流,更清楚該如何教養孩子」,還有在各式通訊軟體上選擇理念相同的群組,也能吸取他人的經驗,做為教養孩子的參考。

※延伸閱讀

【培果教育】孩子語言發展遲緩,還是大雞慢啼?男孩出現語言遲緩問題的機率是女孩的3倍


近8成父母每天陪孩子不到4小時 ! 千萬不要因為忙碌 , 錯過早療的黃金治療期


【完整內容請見2023年0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長榮大學馬來西亞女大生遭擄性侵殺害 父母求償2000萬獲賠金額曝光

周休三日掀熱議 家長團體:不如先思考改善現況

爸媽狂喊窮卻「0貸款」買千萬房 她得知家中真實收入嚇傻:手頭現金可怕

劉德華有喜了!為人父母心境全曝光

相關新聞

大富翁的財商課 讓孩子從遊戲了解基礎理財觀念

你玩過「大富翁」嗎?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富豪,但是若只單靠微薄的薪水,可能不足以支撐這個夢想。有意讓財產早日達成自己的目標,適當的投資、置產是最好的方式。

成為媽媽之後 有好好跟自己對話嗎?

之前都在專欄分享心理學上的知識,幫助大家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心法,而這個月的文章,想來談談「媽媽界學姊」的心情,希望能讓每位母親感到被理解、獲得共感,繼續快樂地育兒下去。

選擇一雙好鞋.有助寶寶足部發展

家長在幫寶寶挑選學步鞋時,通常會有哪些考量呢?一雙好的學步鞋,除了能妥善保護孩子的雙腳外,更能夠有效幫助其足部發展,因此,選購時,除了外觀之外,其實材質與尺寸,更是必須慎重考慮的要點。

世界一改變.孩子就崩潰嗎?練習如何擁抱彈性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固著的行為,但有「固著行為」的孩子,經常因為改變而感到不安,該如何幫助他們?

幼兒園老師也怕餵錯藥 請父母務必遵守託藥規定!落實「生病者不入園」需要配套措施

一度引起軒然大波的新北幼兒園餵藥一事,雖已落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此事不只造成家長的恐慌,更讓所有幼兒園老師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只是大家可曾想過,協助餵孩子吃藥並非簡單的事,特別是在疾病流行期,一班同時有好幾個孩子排隊吃藥,對老師而言,是多麼沉重的責任啊?

學會5招 孕期水腫退散!小心病理性水腫 避免惡化為子癇前症

懷孕本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變胖也就罷了,如果再加上水腫,身體痠痠脹脹的感覺真會讓人吃不消。雖然懷孕有水腫算正常,但還是有方法可改善,倒是要小心有的水腫是疾病症狀,需要就醫治療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