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出歷史第一球 王貞治認證大巨蛋比日本更好

正確「解暑」 避免吹出一身冷氣病!

【採訪撰文/林宜屏.圖/嬰兒與母親雜誌社】

剛成為小一新生的6歲的李小弟,因異位性皮膚炎及鼻過敏到醫院治療,治療後原已相當穩定,數月未再發作。近日回診時,媽媽表示李小弟最近皮膚又開始搔癢,醫師詢問後發現是因為天氣炎熱,活動力旺盛的他在下課後總是跑跑跳跳,滿身汗的回到家後,面對23、24度的冷氣直直吹身體,在外寒內熱的刺激下,導致皮膚問題再次復發,由於搔癢相當嚴重、越抓越癢甚至抓到破皮,開始打噴嚏和流鼻水。

奇美醫院中醫部總醫師許晉嘉經辨證後診斷為風寒外束、內夾裡熱,施以相關證型的處方治療及針灸輔助後,李小弟的皮膚已不再癢,過敏症狀也逐漸緩解。

夏日消暑,小心冷氣病上身

溫度持續攀升,許多人都開始躲在室內避暑吹著強風低溫的冷氣,然而這可能就是造成「冷氣病」的主因。「冷氣病」表現的症狀非常多元,包含頭痛、流鼻水、氣喘、皮膚癢、眼睛乾澀不適,甚至是肩頸僵硬、下肢無力等。

為什麼只是吹個冷氣卻會造成這麼多毛病呢?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總醫師許晉嘉表示:「主要是緊閉門窗下的空氣循環較差,加上冷氣沒有定期清理,易導致各種有害物質的濃度累積或是加重黴菌等過敏原的影響。而且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身體的水分會逐漸流失,但由於感受不明顯,所以也容易忽略補充水分的重要性,因此容易導致身體產生乾癢,眼球也會因為缺乏水分而使眼皮和眼球之間的潤滑不足,而出現眼睛乾澀不適。

造成冷氣病的另一個原因,是身體對於環境溫度劇烈變化的調節功能不佳,夏天在外溫度高,小朋友跑跑跳跳又急速進到冷氣房內,也有可能誘發各種過敏反應。」

冷氣病,人體對冷熱溫差調節不及

越來越多人得到所謂的「冷氣病」,究竟中醫是如何看待這種問題呢?根據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總醫師許晉嘉的觀察,這是一種冷氣的過度使用加上人體對冷熱溫差調節不及造成的病理。

像是在烈日下運動,身體熱烘烘的,若在此時進入便利商店吹冷氣,就可能產生外寒合併內熱的病理狀態;此時若買了一瓶冷飲,一飲而盡,再加上冷氣的加持,便容易產生寒濕包火合併外寒的病證;又如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若長期吹冷氣又沒有運動流汗,容易導致皮膚寒邪滯留,裏熱難以自行透出。

這些冷氣或冷飲對人體產生的影響稱之為「外寒」,外寒的存在可能會導致各種類型的疼痛,例如比較常見的頭痛,或是肩頸疼痛。若還合併內熱,可能引起皮膚癢或是過敏的問題;寒濕包火的證型通常會出現腸胃問題,如:胃口差、軟便、腹痛、腹瀉、解便解不乾淨;而皮膚有寒邪侵襲,則會讓肌膚產生乾癢的問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黃靖容醫師進一步解釋,「冷氣病」其實不是一個醫學名詞,而是泛指因為吹冷氣引起的一些疾病症狀。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寒包熱

身體迅速冷卻,寒包住火,屬於濕熱邪。症狀是悶熱暑邪。帶濕邪,會感到頭痛、身體重、還有拉肚子等消化道不適等。「寒包熱」專有名詞是 「陰暑」。可以按風池穴、尺澤穴、大椎穴,輕壓出汗。

2.涼氣入侵

汗孔打開,涼氣入侵,導致身體受寒,身體會出現手心冰涼。類似感冒的症狀,「夏季受寒」相對於一般理解的中暑會稱為「陽暑」。可以喝適量的溫開水或者薑湯舒緩。

杜絕冷氣病,平時保養很重要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總醫師許晉嘉指出,這些「冷氣病」的症狀雖然並不嚴重,但仍可能導致不舒服,長期下來也可能讓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冷氣是我們夏日生活的好朋友,與之和平共處是很重要的,不妨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正確消暑又部會冷氣病上身:

1.冷氣清潔──灰塵、塵蟎是現代人常見的過敏原,家中環境以及冷氣機濾網的定期清理不可少,這是避免過敏惡化的第一步。

2.保持室內溼度──由於冷氣會使空氣變得乾冷,除了可以在開冷氣的空間中放上一杯水或者配合使用加濕器之外,也可以讓電風扇與冷氣交替使用,因為電風扇不會讓濕度降低,同時也可以節省電費。

3.注意冷氣出風口位置──安裝冷氣時必須注意出風口的位置,避免直吹人的頭部而產生頭痛、頸痛。

4.冷氣溫度不過低──冷氣的溫度不宜調得過低,若不得已進入冷氣較強的空間,建議穿上薄外套。

5.適時讓身體出汗──可以在天氣不這麼熱的時候進行運動,讓身體發熱出汗。但若時間或體力不允許,能趁晚上休息時泡個熱水澡讓身體微微出汗。

6.擦乾身體再吹冷氣──流汗的狀態下先擦乾身體再進到冷氣房。中醫認為在排汗的過程人體正處於「腠(ㄘㄡˋ)理開」的狀態,這是一個正常排汗代謝的過程,但也是寒氣容易趁勢進入人體的時候,避免在大汗淋灕的時候直吹冷氣,能夠避免許多冷氣病相關不適。

7.補充水分──長期待在冷氣房工作記得隨時補充水分,也能適時地喝一些薑茶,並視情況使用保濕乳液。

以穴位刺激改善冷氣病

不想冷氣病上身,在空閒之餘也可以適度的進行穴位按摩,像是頭頸交界處「風池穴」及手上的「合谷穴」,可以改善頭痛或肩頸痠痛緊,「合谷穴」還可以緩解鼻塞鼻涕,「足三里穴」則可以緩解因貪冷飲而導致的腹部問題。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總醫師許晉嘉提醒,中醫能透過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來緩解症狀,像是使用發汗的方法將表邪透出,但實際上不同病人即使一樣都得到「冷氣病」,仍會依據病人自身體質的偏性而使治療方針有所不同,因此如果嘗試了以上的方式卻無改善,建議諮詢專業的中

延伸閱讀

今天世界骨髓捐贈者日 奇美醫院辦「生命的貴人相見歡」

迎戰國家環境教育獎 台南把綠癌小花蔓澤蘭變手工皂

奇美體系3家醫院開健保整合照護床 病患看護費可少六成

他帶著平安符沒用 北巿警攔查搜出73個毒品果汁包

相關新聞

葉家妤、陳宇風│孩子是生命進化最值得的投資!

台劇8點檔男女主角葉家妤、陳宇風夫妻檔,11月底即將迎來結婚12年的第三位女寶寶,對夫妻倆來說,孩子是人生最值得的投資,是生命的延續,是奇妙的境遇與緣分,好像再經歷一次生命的進化。

早期發現自體隱性腎小管發育不良 被低估的台灣特有致命遺傳腎臟疾病

吳女士27歲結婚,半年後懷孕,夫妻倆因為這個小生命的到來高興不已。但是在30週產檢時發現胎兒羊水過少,恐有胎兒健康疑慮。這個壞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他們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你該知道的乳癌大小事!做好準備 讓乳癌遠離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女性乳癌排行第四,每36分鐘就有一名女性國人罹患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女性終其一生都會有罹患乳癌的危險,所以不要害怕,只要做好準備,勇敢與乳房親密對話,就能讓乳癌遠離!

又見手扶梯傷童!避免手扶梯悲劇 請這樣做!

又傳出幼兒被手扶梯夾傷的新聞!室內空間就比大馬路安全嗎?其實,很多室內公共空間隱藏著被大人忽略的危險!到底,帶著幼兒上下手扶梯時,該注意什麼?

孕期三階段營養重點!媽咪不怕胖 寶寶吸收好營養

懷孕期間,人們常說「一人吃,兩人補」,寶寶的營養大多來自於媽媽,不過孕媽咪也會煩惱,擔心吃太少,寶寶長不好,抑或是吃太多,寶寶沒吸收,卻胖到自己。其實只要簡單把握孕期各階段所需的營養重點,媽咪寶寶都能輕鬆補好孕。

超過7成孩童每週喝一次含糖飲料!肥胖問題不容忽視

炎炎夏日,含糖飲料已經成為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產品,許多兒童與青少年都喜歡在酷暑中喝上一杯冰涼的飲料,在近乎一天一杯飲料不離手的情況下,往往造成熱量攝取過多而導致肥胖,讓家長擔心不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