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葛林柏:個人化學習創造學生「啊哈!」體驗
【文.賓靜蓀、程遠茜】
什麼是個人化學習?「絕對不是丟一台平板給學生,連上可汗學院的網站,學生就會自己學,」美國矽谷學校基金會(Silicon Schools)執行長布萊恩.葛林柏(Brian Greenberg)指出一般人的迷思。十一月下旬他應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之邀,來台參加「個人化學習論壇—為每個孩子量身訂做一堂課」,分享辦學和對於導入「個人化學習」的經驗。
葛林柏現在的工作是基金管理的執行長,但是和一般金融業的基金經理人不同,他尋找的並不是下一個投資金雞母,而是一組又一組有熱情想要投入教育、企圖改變下一代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是通往幫助國家培養人才一扇最好的門,因為現在的孩子決定我們未來的經濟和社會,」他相信。
過去五年,葛林柏向臉書、Walmark、GAP等知名企業募款兩筆基金,達七千五百萬美元(約二十二億台幣,相當新竹市年度教科文預算的三分之一),基金投資在熱情、有教學理念的校長、老師,創辦導入個人化學習模式的公辦民營學校,至今已經在舊金山灣區成立三十一所新學校,大部分位於資源缺乏的低收入學區。
目前他的基金投資的學校,例如可汗實驗學校(Khan Lab School)、以設計思考為辦學主軸的設計科技高中(Design Tech High School)等,前者為知名免費線上學習平台「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實體學校,後者受到科技大廠甲骨文(Oracle)的欣賞,並捐贈校區,都以創新的個人化學習模式,引起國際關注。
葛林柏曾任美國公立高中老師和創校校長,因此非常了解教學現場,言談間經常流露對教學、與學生互動的熱愛,肯定老師們的努力。
「科技可以鬆綁老師的時間,替老師處理如批改學生作業、考卷等日常工作,並分析學習數據,但絕對不會取代老師。老師最厲害的就是知道學生哪裡卡住,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學習過程中,想通那一刻就像電燈通電點亮,大喊『啊哈!』科技再怎麼發展,百年內,老師都不會被取代,因為沒有一部電腦會對學生微笑吧!」葛林柏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