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蛤蜊也許已經好幾百歲了

【好多魚/摘自微信公眾號「物種日曆」】
2006年,一些英國科學家在冰島海域開展研究性巡航。當這艘船放下的大網從海底划過,棲息在海床上的生物也隨即被帶離。其中就包括一只已知壽命最長的軟體動物─北極圓蛤「明」。
蛤蜊也有「年輪」
這只蛤蜊看起來很普通,8.7釐米長,和其他大蛤蜊似乎沒什麼不同。但細數過它殼上的生長輪後,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像樹木一樣,蛤蜊殼上也有一圈圈的「年輪」,每生長一年,年輪就多一圈。為了弄清楚「明」的年齡,科學家決定打開它,用顯微鏡來觀察它韌帶上的生長輪。得到的答案是,它405歲。由於推測出它出生的時間正處於中國的明朝,科學家便賦予它「明」這樣一個浪漫的名字。
幾百個年輪擠在一個不大的殼上,這就導致一些生長輪的位置貼得過近,或被壓得太扁,容易造成觀測上的誤差。2013年,科學家決定再次評估「明」的年齡,這次他們使用了碳-14年代測定法等更為先進精細的測量方法。結果,新的計數上升到了507歲,比之前大了一個多世紀。
蛤蜊的「長壽祕訣」
比「明」更老的蛤蜊很可能仍然潛伏在海洋深處的某個地方。年齡超過100歲的北極圓蛤並不罕見,在愛爾蘭海、北海等海域都發現了百歲以上的蛤蜊。北大西洋的海洋蛤蜊一直是蛤蜊濃湯中常見的食材,也許世界上已有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吃掉了這些數百歲的老蛤蜊。
為何北極圓蛤能夠如此長壽?有人認為,因為它們的耗氧量非常低、新陳代謝非常緩慢,所以它們擁有「凍齡」的超能力;還有人提出,北極圓蛤極高的蛋白質穩定性、細胞更新率的特異性也可能是它們長壽的祕訣。
海洋環境的「記錄簿」
北極圓蛤很容易就能長到100歲,而它們的生長輪就像一張微型唱片,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合著水溫、食物等資訊,因此,可用於推演它們生長過程中的氣候與環境變化。例如,通過檢測年輪中的各種氧同位素,科學家就可以確定貝殼形成時的海水溫度。因此,一只蛤蜊就是一本海洋環境的「記錄簿」。
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環境的變化正在推動海水溫度和洋流的變化,這些重要發現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後續影響。有許多方法可以繪製陸地氣候的變化表,但在海洋裡,我們能獲得的資料十分有限。北極圓蛤由於自帶長壽屬性,可以有效幫助我們填補這一空白,給我們提供非常準確的海洋氣候變化資料。
儘管「明」的生命因一場科學研究戛然而止,但它的出現給了全世界一個提醒─海洋中還隱藏著許多人類尚未發現的奧祕。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讀者雜誌》2022年2月號】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