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春秋戰國

【從容/摘自微信公眾號「兔子和七天的桃花源」】
春秋戰國時期有最幽微的鈎心鬥角,也有最坦蕩的君子之交;有最殘忍的拋棄,也有最狗血的愛情。即使是在戰場上,也常常出現讓人費解的操作。
一
《公羊傳》記載,晉楚大戰,晉軍大敗,一輛逃跑的晉國戰車陷在坑裡出不來,車上的人正在著急時,就聽見後面有人提醒他:「把車子前面的橫木撤掉就好了。」晉軍照做,車子果然順利地出了泥坑,可拉車的馬沒走幾步就開始原地打圈,後面的人又提醒:「把車上的大旗拔下來扔掉就行了。」果然,戰車恢復正常了。
死裡逃生的晉軍這才想起來道謝,結果回頭一看,給自己出主意逃命的,居然是追擊自己的楚軍。
這也太丟面子了。於是晉軍彬彬有禮地回敬了對方一句:「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
讓您見笑了啊,我們可不像貴國那樣經常逃跑,晉軍乃常勝之師,逃跑還不熟練,您多見諒。
二
最近剛好在讀劉勃的《失敗者的春秋》和《戰國歧途》,這兩本書雖然是比較嚴肅的歷史解讀,但很多史料讓劉勃老師講出來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比如我們都熟悉的「風馬牛不相及」,在看這兩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個成語只是簡單地表示「兩件事情毫無干係」而已。可你能想像到嗎?這句話的原本意圖,居然是在罵人。
事情要回到齊桓公跟自己的美妾湖中泛舟的一天。美人把船折騰得晃了起來,齊桓公大概是有點恐水症,試圖制止美人淘氣的舉動。可美人不但不聽,反而把船晃得更厲害了。被嚇得不輕的齊桓公剛上岸,就採取了報復行動,將美人遣回她的母國─蔡國。
本來嘛,人家小兩口鬧個矛盾,沒准明天就好了呢。沒想到齊桓公的大舅子,也就是美人的哥哥蔡國國君,居然自作主張直接讓妹妹改嫁了。齊桓公一怒之下,糾集了宋、陳、衛、鄭等八國進攻蔡國,狠狠地出了一口媳婦改嫁的窩囊氣。
可問題來了,在齊桓公的時代,各國之間還遠沒有發展到戰國時那種看不慣你就打,不需要理由的任性野蠻,這樣勞民傷財的戰爭,總不能真的說是為了撒氣吧。
於是,管仲給齊桓公出了個主意:反正都已經把蔡國幹了,乾脆再往南走一點兒收拾楚國吧,楚國這個蠻夷之國,打他可是名正言順。
劉勃在《失敗者的春秋》裡還貼心地補上了一段證據:齊桓公打蔡國,《春秋》稱之為「侵蔡」;去打楚國,卻叫「伐楚」。從侵略到討伐,表明戰爭的性質,已經由非正義向正義轉變了。
可楚國招誰惹誰了,平白就要跟這麼大一支軍隊作戰?於是楚王派出使者去見齊桓公,說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話:
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風,指動物間牡牝相誘,俗稱發情。而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就是即使牛馬發情,齊國的牛也不會來找楚國的馬。相比之下,你齊桓公為了一個蔡國美人跑來打我楚國,捫心自問,是不是比牛馬還像禽獸?
或許是後勤不繼,或許是老臉太紅,齊桓公還真就讓管仲敷衍地向楚國問了兩句罪,然後默默退兵了。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讀者雜誌》2021年6月號】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