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我的愛情日記:情書攻勢全壘打

【文/吳芳枝】
他天天寫信,封封「限時專送」
民國五、六十年代,民風保守。純樸的小鎮,休閒娛樂很少,也缺乏交誼活動,未婚男女多是經由親友介紹,也有少數是媒妁之言。
我與外子是公公牽線認識的,當時他在臺北,我在臺中,電話尚未普及,連我服務的機關也沒裝設。遠距戀情必須靠書信往來,費時又累人,一度想打退堂鼓。
公公希望我們先書信交往,彼此了解,看在長輩份上只好答應。我們見面的次數不多,但是他每天一封信,每封信都是「限時專送」,從不間斷,我久久才回一封,他也不在意,反而愈挫愈勇。可能擔心身旁的追求者「近水樓臺先得月」,遠在天邊的他會被三振出局,所以積極地採取情書攻勢。
從他筆尖一字字流露的真情,如沐春風,展讀書信時,細細咀嚼文字傳達的情意,日久月長,我慢慢被感動了。以前郵差騎腳踏車挨家挨戶送信,看到郵差的綠色身影從門口經過,立刻飛奔信箱取信,那種望穿秋水的滋味,一如唐詩所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雁過也,正傷心。」原來李清照等不到鴻雁帶來訊息,悲切的思念,詞裏盡是滴不盡的相思淚,只有過來人才能深刻體會。
余光中先生稱情書是「手寫有溫度,寄信有真情」,書信是純真年代最深情的表達。我和外子經過幾個寒暑的魚雁往返,一千多封書信搭起了愛的鵲橋,相知相惜而決定攜手共度一生。
收藏了一櫃子兩人的泛黃情書,像珍藏一份生命中的久遠記憶。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