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生命劃上完美句點? 勇於面對 才能放下遺憾
面對死亡,說完全不害怕可能是違心之論。但是為何害怕?因為我們避之不談,可能是出於情深不捨,更可能是因為恐懼而忌諱。但生死議題是每個人生命的一部分,為何不願在自己可以主導時,講清楚、說明白呢?聽過參與「生命咖啡館」的長者和志工現身說法,以及心理學教授陳永儀擔任關懷師的經歷,或許您對生死會有不一樣的看法,進而產生談論身後事和預立醫囑的勇氣。
溫馨豁達面對身後事 走進「生命咖啡館」談生死、圓遺憾
這是一場特別的結業典禮,台中思恩堂裡布置了五顏六色的氣球,充滿歡樂的氣息,一早9點不到,已經陸續有人抵達,當然他們不是為做禮拜而來,也不是要參加婚禮,而是稍後將有一場特別的生命感恩會暨成果發表會。參與的這群人,年紀最大的是94歲,最年輕的也有65歲了,他們不僅熱烈參與「生命咖啡館方案」,討論生死議題;當課程中提到了身後事辦理相關事宜,長輩們還在課後相招揪團,大家一起去參觀神岡崇璞園,了解樹葬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從長輩對課程的參與認真程度與學習態度,我們看到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也漸漸學習到對生命的豁達。
上課談生死 長輩對親人表感恩
由中華傳愛社區服務協會成立的台中新興社區關懷據點,在去年(2017年)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合作,為長輩們開設「生命咖啡館方案」,課程內容包括:溫馨談死亡、家庭的死亡溝通、喪親悲傷與陪伴、臨終關懷的準備、身後事我做主(囑),以及生命的旅程和目的等6大主題。
「女兒,我要謝謝妳為我做的一切,情深不言謝……媽媽永遠愛妳。」
「謝謝新興據點的志工,帶我們走進據點,讓我們母子在失去丈夫與父親後,在這裡感受到許多溫暖……」
「曾經過得很憂鬱的爺爺,一直欠著奶奶一句話,透過電話他終於大聲跟奶奶說出一聲,老伴我愛妳……」
「我本來是不愛笑的人,到了教會當志工後發現,笑有什麼難啊!謝謝帶我走出家門的好姊妹,人生有妳真好……」
每個長輩說的一字一句,都是發自內心真摯的謝意,聽得台下許多人默默拭淚,即使感謝的不是自己,也都深受感動。
【完整內容請見 《Life Plus熟年誌》 2018年3月號;加入 《熟年誌》粉絲團】
留言